【法轮大法在长春二零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2025年11月22日,经济坍塌,人口崩塌,养老金亏空……“东北现象”近年来愈发严重。专家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东三省贯彻中共体制最彻底造成的,东北的现状或将是全中国的未来。
所谓“东北现象”,是指东北地区在经济、人口、社会结构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包括重工业结构难转型、人口结构恶化、经济断崖等。
公开数据显示,从出生率看,2024年黑龙江出生率3.35‰,每千人只有三个新生儿;从离婚率看,2024年黑龙江省离结比高达81%,平均每办理100对结婚手续,就办理81对离婚手续;同时,东北已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即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9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1.9%。
微信公众号“凤羽财经”作者老凤撰文表示,东北出生率垫底、离婚率封顶、死亡率爆表,人口“三杀”(通“三煞”,风水学术语),是一场无声的社会实验。网友调侃说:“不生了、不过了、不活了”,好像一个段子,但其实是中国最早交卷的一次考试。
作者指出,东北是最“体制”的地方,一直是“以国企为主”,所有命运都能从“红头文件”上找到影子。也正因为此,东北最早进入工业化、最早城市化、最早老龄化、最早低生育化。
他认为,全球铁锈区都有同一个循环:经济不振→人才外溢→生育下降→老龄化加剧→经济更不振。美国底特律、日本东北、西欧矿区,哪一个不是从辉煌坠入寂静?东北只是快了点,用40年走完别人200年的路,遥遥领先。
作者调侃道,“所以别嘲笑东北。东北不是落后,而是提前——提前老,提前悟,提前把现代社会的剧本演完了。”“多管管,就都东北了。”
辽宁作家大盛(化名)近日告诉大纪元记者,东北经济确实不行。国企规模严重缩小,私人企业太少了,年轻人许多没有正式工作,工资低,三四千左右,许多年轻人都在啃老,所以老百姓就是维持基本生活,半死不活的。
“年轻人大学毕业都不回来了。我同学的孩子基本都在外地大城市,没上大学的孩子在本地打零工。当地物价非常便宜,房子价格也便宜,新楼四、五千一平米,老楼一千左右一平米。‘改革开放’四十年,东北老百姓仍然普遍不富裕,勉强维持生活。”他说。
东三省人口塌陷 十年减少千万人
2024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据2024年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黑龙江全省年末常住总人口3,029万人,较上一年减少33万人。
财新网报导称,在已披露常住人口数据的30个省市、自治区中,黑龙江常住人口减少规模仅次于山东省(42.8万)。东北其余两省辽宁、吉林,2024年常住人口分别较上一年减少27万和22.1万人。一年内,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减少了81.7万。拉长时间看,近10年来,东北三省常住人口累计减少超1,100万人。
而中共的统计数据被认为仍有大量水分。网友“keb”表示,“个人感觉东北的人口数据不准确,现实可能更加骨感。现在有大量拿着退休工资的东北老人要不候鸟式在南北流动或者到南方跟孩子一块生活,如果按照实际居住来计算,东北的人口流失会更加厉害。”
中共官方“乡村振兴”资料的数据,2005年中国自然村大约为360万个,到2017年降到约261.7万个。也就是说,12年间,近99万个自然村消失了,平均每天消失224个。研究并称有加速的趋势。
有人用“十屯九空”来形容东北的农村。
哈尔滨一位市民告诉大纪元记者,“现在马路上车少、人少,楼房住宅晚上亮灯的没几家。真是没人呀,感觉很明显。我有好多年没参加婚礼了,周围亲戚有两个三十几岁的女孩没对象,好像也不着急找对象,家长也习以为常了。广州我知道有要三、四个孩子的,东北及其少见,养孩子成本高,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原大陆资深媒体人曾节明近日撰文表示,随着大量人口的消失、流失和出生率的极端低迷,现在中国东北已经呈现出一种文明灭绝的进程。
他认为,因为人口的崩塌,东北经济正在加速滑向灭亡。而中国全国的超低生育人口危机,其实比起东北是“五十步笑百步”,而中国的其它地区,其社会制度与东北一模一样——东北只是因为国企高比例+计生更彻底,而不幸沦为崩溃的先行者。东北的今天,就是全中国的明天。
曾节明向大纪元分析表示,东北问题的症结在人口崩塌。正因为东北的国企比例全国最高,所以“一胎化”计生政策执行得最彻底,导致东北的少子化/老龄化问题特别严重。
其次,中共90年代末的粗暴改革,一刀切地全面摧毁东北国企,导致东北经济崩溃,生存艰难,大量人口流往关内。人口的流失和经济的衰落又反过来进一步拉低生育率,形成恶性循环。
大连一位民众魏平(化名)更是悲观的向大纪元表示,人口不用战争就能自然消亡。“现在不敢结婚,不敢生子,不敢得病,不敢死亡……全体躺平。结婚的很少,生孩子就更少了。现在人的寿命真可低了,上一辈儿还可以,吃的都是绿色食品,年轻人就吃外卖,全是科技狠活、化学东西,现在得绝症的也多。”
“现在年轻人也没有工作,社会畸形,大连小学和幼儿园黄了很多,很多小学都成了外挂版,没有人了。这外资全撤走了,没有工作机会更完。我看不用打仗,再有十年人更少了。什么二胎、三胎?一胎都不生了,连婚都不结。家庭条件好的寥寥无几,所以结婚就少了,这些人打工不够花钱,都不够养活自己,他怎么成家立业?”
海滨城市大连曾有“北方明珠”之称,近年来随着整体经济的衰落,早已成为“北方暗珠”。魏平看到,“现在企业倒闭得太多了,大连到晚上七点之后看不到人了,夜场基本都关了,很多商业街门头出租,太惨了。工作也不好找,以前房价高的时候买房的,房贷、车贷给压得,有太多人自杀了,没办法了。”
分析:体制恶果显露
大纪元专栏作家王赫也认为,中共的体制在东三省实现是最彻底的,所以它对整个社会的戕害也是最严重的。现在这个恶果暴露出来了,说明中共搞的这一套政策体制是完全失败的,东北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二十多年来,中共开启了一轮又一轮“东北振兴战略”,但东北劣势凸显,GDP增速几乎长期低于全国平均增速,有的地方还出现负增长。
王赫回顾说,中共篡政之后,东北是中国工业化最发达的地方,具有突出的政治地位,计划经济最严格。但“改革开放”之后,整个东北就完全落后了。这一套计划经济导致它从体制到政策,再到人的思想观念,对中央政策的执行也是最严格的。比如,计划生育政策搞得很严,造的孽也是最多的。
他说,“东北经济落后,腐败横行,政治恶劣,中共高官落马就是从东北开始的。比如,2000年的“慕马”案(沈阳市长慕绥新和副市长马向东受贿、贪污、挪用公款、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涉案官员达一百多人。因为它是老工业基地,国企特别多,腐败严重,把人的思想观念败坏得很厉害,当时在投资界有句话叫‘投资不过三海关’。东北是个很恶劣的市场,民营经济不发达。”
东三省的养老金早已出现亏空。根据人社部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显示,早在2015年,黑龙江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入比支出少183亿元,辽宁、吉林也收支相差105亿元、41亿元。
王赫表示,这跟中共养老体制有关系,也跟中国东三省人口结构有关系。现在退休的人越来越多,上班的人越来越少,亏空越来越大,东三省就是靠全国中央调集资金过来,它自身早就崩掉了。
“98年国企改革是种掠夺式的、强迫性的,导致了东北工人大规模的下岗。之后中国加入WTO,社会管制放松,很多东北人到海南、到南方去打工,缓解了下岗问题。但是,东北自身的经济坍塌了,解决不了就业问题,只能逼着东北人外流。”他说。
东北沦为中国的铁锈区。王赫认为,“如果中共政局继续向左转,全国各地都紧跟的话,那东三省就是先行一步,大家都逃不了这个命运。东北现象也给一些省提供一个警示,就是跟中央保持距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每个省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东三省给大家敲了警钟。”
文章来源: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11/21/n1464063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