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轮大法在长春二零二五年十一月三日】
2025年11月03日,中国经济断崖式衰退,社会问题丛生,民怨四起。而中共将监控网络舆情列为维稳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求各地公安严查反政府言论与标语行动。基层街道办被要求即时上报异常情况,民间抗议则呈现由网络转向线下的新趋势。
四中全会后,中国多地出现反共和反习标语的现象持续蔓延。据知情人士透露,针对上述情况,中共中央内部明确要求各地“把舆情监控作为稳控重中之重”,并要求地方公安严厉防范“反动标语与不当言论”。他说,近期出现的反习标语反映民间情绪积压已久,“反抗者增多,行动可能升级,这些标语显示老百姓对政府的不满”。
河南、重庆等地多位受访者告诉记者,最近反对政府的标语明显增多:“网上不让说,就在网下贴标语、涂鸦等,有的写反对独裁,有的直接写领导人名字泄愤。其实这是另一种表达不满的方式,在线下表达影响更大。”
北京朝阳区一名街道办人员受访时证实,四中全会结束后确实收到上级通知,要求“加强舆情观察”,特别强调“发现反动标语立即报告”。他说:“这项工作被列为街道日常巡查的重要内容,派出所与社区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在微信群汇报是否有异常迹象。主要查反动标语,有的贴在单元楼邮箱上,有的贴在楼梯间。”
去年以来,在北京、郑州、成都等地,社交媒体流出多张照片显示墙面被贴满小型标语纸条。多数内容简短,带有政治口号或诉求。部分图片随即遭删除,但仍被海外用户转发。这些标语行动虽属零星,但频率显示“抵抗情绪未降温”。
沈阳受访者田女士说,街头流浪者与露宿者明显增加,“失业的人太多,有的房子断供,无家可归,只能睡在公园或垃圾站附近。这些人也在贴标语,想表达愤怒。”
她说,在现实环境中张贴标语成为一种“无声抗议”,“网上说不了话,就在线下说”。
近期,有抗议者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灈阳派出所门口的路牌上贴出写有“消灭共产党”等标语,以表达愤怒。
河南安阳一位网民表示,近来身边谈论生活困难的人越来越多,“网络上不让发,他们就在线下发,有人喊口号,有人贴标语”。网络审查让普通人失去表达的途径,贴标语让当局无法审核,而且影响更直接。
记者采访在北京的多名受访者,他们披露,贴标语者多来自失业工人、房贷断供者与退伍军人群体。由于经济困境、地方欠薪与房市低迷,使得不少人情绪极端化。
根据海外机构自由之家下属的异言网统计,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共记录抗议事件1392起,较去年同期增长45%,为连续第六个季度上升。其中有相当比例属于“个体化政治表达”,包括张贴标语、悬挂横幅与喷漆文字。
今年上半年,在山东济南、广东佛山等地,也出现了标语或大字报事件。广东一网民说:“标语内容我不说,你也清楚。部分照片显示张贴地点为派出所、公交站或厕所门背上,多数人是在上厕所时写的。”
对于上述现象,北京学者刘某分析,当局强化舆情监控与民间贴标语现象是“互为镜像”的结果。他说:“经济压力、房贷问题、失业潮让人们不再相信官方宣传,监控越严,反抗越多。”
刘先生认为,中共现行的维稳模式主要依靠技术监控与行政压力,但忽视了经济与社会矛盾的根源。
另一位受访高校教师程常指出,现实中可见的反抗标语只是冰山一角,“许多基层民众无法上网发声,只能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不满”。他认为这种行为反映出政治语言的崩溃。
程常表示,经济压力是引发民间不满的重要因素。2025年以来,中国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跌,房贷断供案例增加。房产价值下滑、收入下降,造成家庭财务危机,也削弱了民众对未来的信任。一些人将这种失衡情绪转化为象征性行动,用标语方式挑战权力象征。
有知情人士说,中共公安系统内部近期多次召开“舆情稳控会议”,要求基层“提前发现苗头”。他透露:“现在不是防止网络传言,而是防止街头标语。上面明确说,标语是线下政治风险信号。”
目前,中共对外仍维持“社会总体稳定”的官方表述,但在地方层面,舆情压力与民生困境正在同时上升。失业、断供与贫困扩散,使“反政府言论”从网上延伸到现实场景。这种从虚拟到实体的转移,正成为观察中国社会张力的新指标。
文章来源: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11/3/n14628477.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