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轮大法在长春二零二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2025年10月23日,自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生猪市场陷入一场罕见的“淘汰战”。猪肉价格持续下探,创下近四年新低。此外,在持续的亏损压力下,背负数千亿债务的行业巨头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而在产能过剩的另一面,潜伏已久的疫病威胁(如盖塔病毒、弱毒非洲猪瘟)正一同来袭,加剧了市场恐慌,也让买入低价带病毒猪肉的市民面临健康风险。
业内受访者对大纪元揭示,政府政策起了很不好的作用,强制清退硬抗不减产的头部集团,导致“淘汰战”及行业大洗牌。
价格崩盘 批发价十连降,零售端惊现“7元/斤”
价格的持续崩盘是这场危机的序幕。
根据中共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截至10月21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7.70元/公斤(约8.85元/斤),已实现批发均价连续十周下降。
价格的持续低迷迅速传导至消费端。
北京市通州区的一家连锁超市,工作人员对陆媒证实,该超市最便宜的猪肉折后优惠价已达7元/斤,创下今年以来的最低纪录。一位正在选购的消费者直言:“今年还没买过这么便宜的猪肉呢!”
据该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超市内最便宜的猪肉原价8.99元/斤,消费者购满5斤以上可享受7元/斤的优惠价。“7元/斤都是批发价了。”
然而,这种价格战的残酷性在养殖端更为明显。
河北养猪户任先生10月23日对大纪元透露,10月份业界通行的“标猪”(标准上市体重的肉猪)收购价已降至5块多/斤,这是近四年来的谷底。
中共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的监测数据显示,10月第一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比前一周下跌3.6%,同比下跌26.6%。全国29个监测省份仔猪价格全部下跌。
从养殖企业披露的数据来看,2025年8月、9月,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商品猪销售均价已连降两个月。
卓创资讯生猪行业分析师邹莹吉提到,今年以来,猪价整体呈现出先震荡下滑后加速下滑的走势,创下了近四年新低。
集团危机 3700亿巨债承压 亏损“硬抗”面临倒闭潮
前述任先生直言,中国生猪养殖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型养猪集团(“集团”)的日子“很难过”,正面临生存危机。
他解释,集团降价将“标猪降到5块多”抛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变现”,快速回笼资金以偿还高昂的运营成本和银行贷款。大型养猪集团因运营成本高昂,且“仔猪行情不好,卖不出去”,在5块多的价格下亏损严重,正面临严重的资金链压力和倒闭风险。
数据显示,这种资金压力已达极限。据猪场动力网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22家上市猪企负债合计高达3,720.47亿元,其中多家企业负债率超过70%。在猪价持续下跌、“减补贴、控信贷”的政策压力下,部分企业的短期债务压力已达现金储备的数十倍。
任先生预计,当前低价将迫使市场进行大规模产能淘汰,保守估计在10月至12月这三个月内,行业将淘汰150万到200万头能繁母猪。
他同时警告为集团提供垫资和担保服务的“放行公司”应尽快收回代养费和保证金,因为“将有一大批公司会亏损甚至倒闭”。
“放行公司”通常指在生猪产业链中提供金融服务和贸易中介的公司。这些公司往往是贸易商、经销商或专门的农业金融服务机构。他们向养猪户(包括集团的代养户)提供垫资或担保服务。“集团”为了快速扩大产能或转移风险,会将仔猪、饲料和技术标准提供给分散的农户或中小型猪场进行代为养殖。集团在出栏时收购成品猪并支付代养费。
猪价暴跌是否仅是市场行为?河南收猪商人王先生提供了截然不同的业内视角。
王先生对大纪元提到“上个月才喝完茶”(暗指召集行业巨头开会要求稳定或调控产能),这与公开报导的9月16日“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吻合。该会议召集了25家头部集团,主题是“生猪产能调控”,要求企业提交能繁母猪调减目标,将全国存栏量调减至3,950万头左右。
王先生认为,政府的调控策略就是要逼迫那些“硬抗”不减产的集团,“故意让你付了更多,让你去关门”,以实现“永远大吃小”的行业清算。他预言,将会看到“五家八家”的大企业倒闭。这也是行业向内卷的体现。
双重疫病风险攀升 两块钱一斤的猪肉谁敢吃?
在价格和债务危机之外,疫病威胁成为当前养殖户面临的最大、最紧迫的风险。
任先生警告,现在必须警惕“疫情病”的风险,尤其是弱毒化的非洲猪瘟(“小飞”)。
他强调,现在“疫情病”是养猪业最大的、最紧迫的威胁。“小飞”是一种会感染猪只的急性、恶性传染病。“小飞”就在猪场里,病毒已经扩散几年了,弱毒化。不发病没事,一旦发病,那是灭顶之灾。
他特别提醒,当前季节温差变化(冷应急)极大,是病毒最容易活跃和发病的时候。他警告大家不要掉以轻心,必须立即采取防疫措施。
据公开信息,非洲猪瘟会造成家猪和野猪急性、恶性的传染病,死亡率高达100%,症状包括发烧、食欲不振、皮肤及内脏出血等。
在中共的严厉监管下,民间用“小飞”(行业俚语)代指“非洲猪瘟”。在日常交流中快速指代这种疾病,同时避免直接说出全称带来的敏感性或恐慌。
另一种疫病威胁已在市场上引发恐慌。
9月份,有抖音视频传出广东、福建、江西、河南、四川等五省猪场检测出盖塔病毒,导致仔猪腹泻不止,存活率不足20%。
视频中养殖户手持检测报告,神情忧虑,“江西部分猪场阳性率高达95.65%!”这一数据在行业内引发强烈反响。养殖户展示患病仔猪症状,仔猪腹泻不止,行动失衡,呈现出明显的共济失调症状。
权威产业资讯平台报导,根据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监测数据,盖塔病毒在中国的扩散态势愈发显着。此次涉及的广东、福建、江西、河南、四川均为中国重要生猪主产区,年出栏量占全国的35%。这意味着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生猪供应可能受到影响。一旦市场上猪肉供应大幅减少,将对价格及消费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正值蚊虫活跃的夏秋季节,盖塔病毒主要通过库蚊、伊蚊等蚊虫叮咬传播。部分中小猪场因资金限制,生物安全措施不完善,未安装细密纱窗,也未定期进行蚊虫消杀,为病毒传播创造了条件,导致区域性感染聚集。一个猪场感染后,周边猪场也相继被感染,疫情迅速蔓延。
广州猪肉摊主严女士对大纪元表示,感染了盖塔病毒的猪肉的价格很便宜,河北有的地方的猪肉卖2元/斤。“这年头哪有人愿意做亏本生意?两块钱一斤的猪肉白送都不敢吃!”她表示,有些不知情的老人抢购这种猪肉,让人担忧。在疫病风险的阴影下,消费者应当警惕价格低廉的猪肉。
一线声音:亏损“天文数字”摊主不敢交一年租金
面对价格、债务和疫病的三重挤压,一线养殖户和摊贩的生存状况极其艰难。
吉林养猪户高女士对大纪元表示,现在眼看着天天赔钱,亏损额是“天文数字”。
她透露,养猪户们议论纷纷,很多人也不看好明年的行情。
高女士分析说,一方面原因是猪太多了,另一方面原因是经济萧条,民众消费下降了。猪肉价跌,但是一天也卖不了多少。正常情况下,秋收的时节也是消费比较好的时候,秋收时老百姓都想买点好吃的。但是现在一天连一头猪的肉都卖不出去。为了自救,她不得不转向“一条龙服务”:从杀猪卖肉,到卖不完的做成熟食和香肠来卖。
广州猪肉摊主严女士表示,“我也加工了很多腊肠。”“好难做啊,每天都有亏本的风险”,在市场内卷下,猪肉卖不动就得降价。
她说,每个月档口的租金是一万三千多元,自己做生意挣的钱都给房东交房租了。“我们都不敢交一年的租金。实在不行我就回老家摆地摊了。”
文章来源: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10/23/n1462188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