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轮大法在长春二零二五年十月十五日】
考古学家近几年来陆续发现一些保存完好的古代面包。近期,考古学家在土耳其一处遗址,发掘出一批保存完好的拜占庭时代面包,其中一个更印有《圣经》诗句及耶稣肖像。他们推测,这些面包可能是为“圣餐”仪式所用。
这项考古工作在土耳其卡拉曼博物馆(Karaman Museum)的指导下进行。考古团队在土耳其古代遗址埃雷诺波利斯(Eirenopolis)进行的考古发掘活动,共发现了5个完全碳化面包。该遗址为现在的“托普拉克特佩”(Topraktepe)。
这些面包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至8世纪(距今约1,300年前)。研究人员指出,这批面包暴露在火中,在特定温度和缺氧条件下逐渐碳化,并起到了天然防腐剂的作用,使这些文物得以完整保存至今。(看图片点这里)
这些面包保留的精致细节,使它们成为安纳托利亚(Anatolia)地区前所未有的古文物。其中一个面包上面印有耶稣肖像和古希腊铭文,古希腊铭文经过破译后,可翻译为“致圣洁的耶稣,我们心怀感激”。
其馀四块面包上则带有马耳他十字形印记,“马耳他十字”是一种见于基督教艺术与中世纪物质文化的符号,特征为两臂等长、中间收窄、两端加宽。
研究人员认为,面包上直接对耶稣感谢的希腊铭文、独特的“农夫耶稣”肖像以及马耳他十字,都进一步证实它们可能用于早期基督教仪式中的“圣餐”。
面包上独特的“农夫耶稣”形象,与耶稣传统的神圣庄严形象截然不同。研究人员推测,当时人们将耶稣描绘成一名播种者或农耕者,可能是为了将信仰、日常劳动与丰收的期盼结合,以此象征神明对农业劳动者的祝福。
他们解释,对当时的人们而言,面包不只是单纯的食物,更是用于仪式中的神圣物品——“圣餐”。它在仪式中被视为耶稣的象征,体现了《圣经》中关于耶稣讲述的“我是生命的粮”。
“圣餐”,又称为主的晚餐或圣体圣事,是基督教中的圣礼之一,通过食用面包与饮用葡萄酒或果汁,纪念耶稣的牺牲。这项活动也与耶稣最后的晚餐有关,他在被钉十字架前,与他的12门徒在耶路撒冷共享最后一餐时,曾将葡萄酒(或杯中的酒)比作他的血,面包比作他的身体。
虽然过去有文字和图像描述拜占庭基督教的圣餐仪式中,会把面包象征耶稣的身体,东正教传统则用发酵面包象征生命、耶稣复活和灵性的圆满。不过,留存下来的实体样本却相当稀缺,保存如此精细的更是凤毛麟
这次“托普拉克特佩”遗址面包保存得异常完整,为早期的基督徒如何通过面包等日常物品表达虔诚,提供了更为实质的证据,同时拓展了人们对该地区的历史理解。
“托普拉克特佩”又称“和平之城”,在罗马与拜占庭时期是重要的主教中心,与更广泛的拜占庭教会网络紧密相连,塑造了其礼拜传统。此次考古调查发现,该区域拥有坚固城墙、岩石住宅和广阔墓地,反映了其防御意义,以及作为宗教与行政中心的角色。
另外,考古团队认为托普拉克特佩的发现,与耶稣在迦百农犹太教堂的教诲产生了共鸣。迦百农是加利利海的北岸小镇,耶稣曾在此创造奇迹,治愈病人、驱除恶魔,及使瘫痪者康复。
该考古团队表示,对这些文物的详细分析,或许能揭示古代拜占庭地区社群盛行的烘焙技艺、食材组成,以及宗教象征意义。未来会对这些面包进行考古植物学研究,以确定其制作所用谷物,并运用显微镜和断层扫描技术,深入了解面包的制造与碳化过程。◇
文章来源: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10/14/n1461626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