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评论 » 新唐人中国古典舞大赛 73位选手入围复赛
新唐人中国古典舞大赛 73位选手入围复赛

【法轮大法在长春二零二五年九月十三日】

2025年09月13日,(9月12日)第十一届新唐人“全世界中国古典舞大赛”进入第二天的初赛。经过一天紧张激烈的比赛,青年组45位选手入围复赛,加上昨日少年组28位选手成功晋级,共有73位选手进入复赛。

当天,青年组选手们倾情投入,演绎古今经典故事与原创剧目作品。每位选手对角色的细腻揣摩,塑造出一出出扣人心弦的舞台短剧。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身法与技巧,在他们的表演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这些浑然一体的整体表达,以及舞蹈演员传递的情感与故事内涵,使得舞蹈动作成为情感与思想的自然语言,展现出难得一见的艺术高度与文化内涵。

提升品格修养 才能真正体现传统文化之美

第三次参加新唐人中国古典舞大赛的周正烨表示,“练舞不只是把动作做好,更要提升品格修养。因为只有在平静、正面的心态下去练习,才能真正展现出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与善。”

2025年9月11日,第十一届新唐人全世界中国古典舞大赛青年女子组第一天的初赛在美国纽约州Sugar Loaf表演艺术中心举行。图为青年女子组参赛选手周正烨表演舞蹈《忠孝两不渝》。(戴兵/大纪元)

周正烨初赛参赛的剧目是《忠孝两不渝》,这是关于花木兰的故事。这个剧目有很深的历史和内涵,对于从小在加拿大出生、长大的周正烨来说,有相当大的挑战。“让我感觉在一个三分钟的时间里面,把一个这么深奥的故事表现出来,真的就是只有中国古典舞才能做到。”她说。

在学习中国古典舞的过程中,周正烨也对“纯真、纯善、纯美”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体会,她表示,“练舞不只是把动作做好,更要提升品格修养。因为只有在平静、正面的心态下去练习,才能真正展现出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与善。”

以舞入画演绎宋代风华 感悟身韵之美

已是第四次参加新唐人大赛的黄琳捷,今年以自编小舞剧《梦华录》,成功晋级复赛。她表示,这支作品灵感源自北宋风情画《清明上河图》,透过中国古典舞的语汇,仿佛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走入宋代市井的喧嚣街市,亲身感受那份热闹非凡的氛围。

2025年9月12日,第十一届新唐人全世界中国古典舞大赛青年女子组第二天的初赛在美国纽约州Sugar Loaf表演艺术中心举行。图为青年女子组参赛选手黄琳捷表演舞蹈《梦华录》。(戴兵/大纪元)

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是源自中华五千年文化积淀与民族气质所孕育出的精神内涵。不仅能精准刻画生活中的细节动作,更能深层表达内心情感的变化。

谈及在其舞蹈中如何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身韵”,黄琳捷表示,“我会先从心态上去体会那些细腻的情感。”黄琳捷说,“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历也更加丰富,对情感的理解更深刻。我会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积累感受,然后透过技术化,把这些内在的东西外化为动作与神韵。”

她还分享,自己在台下观摩其他选手演出时,曾数度被深深打动。“刚才坐在台下看其他选手表演,竟然感动到差点落泪。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共鸣——这就是中国古典舞中的‘身韵’,她能触动人心,令人感动。”

黄琳捷强调,每次参加大赛,对她来说都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艺术是没有止境的。每一届大赛的选手都不同,每一次都可以从他人身上学到东西,得到启发。最重要的不是最后有没有得奖,而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所成长,这才是参赛最宝贵的收获。”

舞蹈是由内而外的修养展现“学艺先学做人”

新唐人中国古典舞大赛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谈到大赛的宗旨时,选手黄明慧表示:“这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事情。”

“毕竟现在很多传统文化正在被遗忘,人们对它的认识越来越少。”她说,“所以我觉得这个比赛的宗旨非常好,每位选手都应该怀着这样的心态来参加比赛。”

2025年9月11日,第十一届新唐人全世界中国古典舞大赛青年女子组第一天的初赛在美国纽约州Sugar Loaf表演艺术中心举行。图为青年女子组参赛选手黄明慧表演舞蹈《灼灼印芳华》。(戴兵/大纪元)

谈到自己对中国古典舞的体悟,黄明慧分享道:“不管是女生的温柔婉约,还是动作大开大阖的舞姿,其实里面都蕴含着身韵。这不是单纯的外在舞姿,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表达。如果你真心想把内在的情感传达给观众,动作自然就会舒展流畅。”

她进一步表示,舞蹈是一种内心修养的外在呈现:“你心里没有那样的底蕴,不是真正那样的一个人,那么舞台上的表现就不会自然。就像人们常说的:‘学艺先学做人’,一个人的品格,其实都能在舞蹈中展现出来。”

出生在台湾的黄明慧,七年前考入纽约飞天艺术学院。她说,这次比赛自己最大的收获是“能够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去面对每一次的大赛”。

追求传统艺术  靠内心的坚持

第二次参赛的青年组选手徐尚之本次参赛的剧目是《投笔从戎》,讲的是古代史学家班超决定投笔从戎的故事。

在演绎这个剧目当中,也让他得以抒发个人内心的情感,“机缘巧合,我有机会来学习中国古典舞。”他表示,这离不开父母的支持,藉由这个剧目,表达对父母的感谢,也表达了自己学习中国舞的决心。

徐尚之认为,“中国古典舞本身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他在表达这些内涵的时候,就会如鱼得水,任何的情感和内心的感受,都可以通过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

徐尚之表示,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真正的挑战往往不在于外在的,比如“软度、技巧或身体素质”这些外在条件,而是在于“内心的坚持”。

他说,“如何在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走到底,哪怕遇到困难、挫折,甚至在缺乏条件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到底。这才是我需要克服的最大难题。”“因为技巧性的东西,只要有心总能学会,但这份‘心’要从一开始就要有,才能支撑你走到最后。”

 

文章来源: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9/13/n14593662.ht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