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轮大法在长春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日】
2025年08月30日,8月底中国AI晶片商寒武纪股价两度超过贵州茅台。A股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企业股价超过茅台后即暴跌的现象,寒武纪能否打破“茅台魔咒”,引发高度关注。
股价大涨 寒武纪:已显着偏离基本面
据英伟财经,截止8月29日(周五),寒武纪收盘价为1,492.49元(人民币,下同),超过贵州茅台的1480元。而在前一日寒武纪收报1587.91元,超越茅台的1446元,随后寒武纪迅速下跌至茅台之下。翌日,寒武纪又站上第一股的位置。
但从两次第一股位置来看,寒武纪较前一个交易日收盘跌去6%,而茅台则涨2.35%。
今年年初至今8个月中,寒武纪股价已累计上涨143%,其中仅8月份就上涨近130%,在最近12个月中,寒武纪涨幅接近600%。
2020年7月20日,寒武纪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首发上市时,发行价仅64.39元/股。至今,与发行价比,寒武纪已经暴涨2317%。
寒武纪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8%。净利润为10.38亿元,同比增长296%。
在股价短期飙升之后,寒武纪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于8月28日晚上发布了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正式提醒投资者注意,股价涨幅已显着偏离基本面。
寒武纪股价动荡引发“茅台魔咒”担忧
值得关注的是,A股市场存在所谓“茅台魔咒”。历史上,中国船舶、海普瑞、暴风科技、全通教育等股票在超越茅台后都出现了巨大的回落,因此有“茅台魔咒”这一说法。
2007年10月,中国船舶股价达300元,超越茅台的230元,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暴跌至32元,跌幅超83%。
2015年5月全通教育股价467元超越茅台,随后因泡沫破裂,股价跌至6.59元,市值蒸发超90%。
为何茅台股值难以越过?茅台是具有八百多年底蕴的白酒龙头品牌,产品在中国几乎独一无二,长期供不应求。
被视为中国大陆的 “英伟达”的寒武纪,能否站稳第一股,破除所谓“茅台魔咒”,市场还持观望态度。
分析:寒武纪股价被严重高估
2025年8月27日,寒武纪一度成为A股股价第一,但仅仅盘中7分钟便被茅台反超;28日,寒武纪再次超越茅台,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
多家媒体引用分析指出,寒武纪估值极高,滚动市盈率、一倍市盈率、市净率等均远高于同行业水平,存在过度估值风险。
截至2025年8月28日收盘,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的数据,寒武纪的滚动市盈率高达 5,117.75 倍,其市盈率最低时也有1687.21,历史平均市盈率为2317.43。
而其所属行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平均滚动市盈率仅为88.97 。寒武纪的历史平均滚动市盈率是行业平均的26倍,其最高时是行业的近58倍,处于极端高估状态。
这意味着,寒武纪未来几年必须维持超高速增长,才可支撑现今估值水平。
具体对比英伟达来看,英伟达当前市盈率为49.55,寒武纪平均市盈率是英伟达的46倍。
从公司市值方面,据腾讯新闻比较,芯片巨头英特尔市值107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701亿元。据此计算,寒武纪市值约等于英特尔的四分之三,但寒武纪营收只有英特尔的1.6%。
伯恩斯坦在《中国AI芯片供需状况》的研报中称,2024年寒武纪在中国AI芯片市场份额为1%,位居第四,远在英伟达(66%)之后。
从各项数据来看,寒武纪的股价显然被严重高估。
谁在推动寒武纪股价?
据腾讯新闻,寒武纪被纳入多个重要指数(如科创50、上证50、沪深300、富时中国A50等),吸引指数基金买入,这是寒武纪被推高股价的原因之一。
东海证券分析认为,国内各产业算力需求增加,而国内云端AI芯片稀缺性,推动了寒武纪营收高企以及净利润的盈利。
在美国对华AI芯片管制的大背景下,英伟达获取难度在变大,且随时面临断供风险。作为国产替代,寒武纪是国内唯一一家已上市的AI芯片企业,属于稀缺标的,这是寒武纪受追捧的重要原因。
国际投资研究机构伯恩斯坦今年8月预估称,中国AI芯片国产化率将从2023年的17%提升至2027年的55%。寒武纪作为国产AI芯片企业,可能受益于这一趋势。
除此,36氪认为,2025年8月中共发布《人工智能+行动意见》,给予寒武纪等公司政策红利。
很多专家分析认为,中国股市本质上是政策市,即中共政府利用政策来影响股市而出现的股市涨跌现象。中国资本市场资深人士徐真曾对大纪元表示,仅靠政策救不了股市,从经济和就业的基本面看,股市向好的基础不存在。“所以说,目前老百姓的储蓄资金进入股市,短期看获利的可能性很大,长期看只能是被收割命运。”
“茅台魔咒”警示:缺少持续成长支撑 高值难以维系
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3月,这家年轻的芯片公司成立至今不到10年。
从成立到上市,亏损一直伴随着寒武纪。根据上市前发布的招股说明书,2017年—2019年,寒武纪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1亿元、-4104.65万元和-11.79亿元。
上市以后,寒武纪也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2024年,寒武纪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35亿元、-8.25亿元、-12.57亿元、-8.48亿元、-4.52亿元。
据此计算,创立后的8年时间,寒武纪累计亏损达54.18亿元。
事实上,寒武纪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仅仅是两天前的事。根据8月26日寒武纪发布的半年报,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2%;归母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信报专栏作家高天佑警示,寒武纪股价在短期内须避免“升得愈癫,爆得愈劲”,否则恐会对中国经济及信心构成重创。
“茅台魔咒”的历史现象警示:短期非理性的资金涌入、一时的业绩爆发,若没有持续成长支撑,极高估值难以维系。其实公司自身也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注意股价短期涨幅偏离基本面的风险。
文章来源: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8/29/n145840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