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评论 » 中俄军演针对美核潜艇?专家析三方战略博弈
中俄军演针对美核潜艇?专家析三方战略博弈

【法轮大法在长春二零二五年八月八日】

2025年08月08日,中俄海军近日在远东地区举行了代号为“海上联合-2025”的海上军事演习,重点科目包括反潜作战。与此同时,美军派遣两艘核潜艇前往俄罗斯附近海域,此举被视为对俄方此前核威胁言论的回应。有国防安全专家分析了这一动态背后凸显的中俄美三方战略博弈。

中俄军演规模升级 反潜科目成焦点

中共军报消息称,当地时间8月5日下午,参加“海上联合-2025”演习的中俄舰艇编队,按计划完成全部海上课目演练,将于8月6日起转入海上联合巡航。

根据官方消息,“海上联合-2025”演习于8月1日至5日在俄远东海域举行。本次演习的重点聚焦在反潜作战上,双方进行了模拟搜寻并摧毁敌方潜艇的实弹射击演练。

演习结束后,俄罗斯国防部周三(8月6日)宣布,两国海军举行联合巡逻,旨在深化军事合作关系。这也预示着中俄在区域安全事务中的联动将更加常态化。

美方核潜艇部署:一场精准的战略博弈?

就在中俄军演期间,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于8月1日突然宣布,已下令调动两艘核潜艇,以回应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的核威胁言论。

川普同时向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最后通牒:若未能在指定时限内同意结束乌克兰战争,美国将对俄罗斯及其石油买家实施新一轮严厉制裁,而中共或将受到波及。

美军此番核潜艇部署被外界解读为美俄两国在乌克兰问题上持续激烈博弈的最新动作。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所所长苏紫云对大纪元表示,中俄联合军演的“战略针对性”意图明显。反潜科目的显著扩展及“击沉敌方潜艇”的训练目标,直接回应美国海基核威慑力量。这表明中俄军事合作已从战术层面上升至战略协同,共同应对西方军事压力。

苏紫云进一步研判,当前国际军事对抗正“逼近临界点”。北约成员国国防预算普遍增加,军工产业复苏,标志着冷战后“和平红利”时代结束。若俄乌冲突未能按华盛顿预期解决,全球军事对峙可能进一步升级。

不过,对于美方核潜艇的部署声明,台湾国防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所长洪子杰告诉大纪元,美方表态更多是对俄方特定言论的回应,而非全面对抗信号。此声明与8月8日乌俄停火期限相关,其实际部署尚需进一步观察。

地缘平衡与大国战略抉择 中俄对美威胁有限

中共官媒新华网此前报导称,中俄海上联合演习是以“应对西太安全威胁”为主题。而中共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则强调,演习不针对第三方,与当前国际和地区局势无关。

尽管中方强调演习旨在防御,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但其规模和科目设置无疑引发了外界广泛的战略联想。

苏紫云认为,美国战略目标正转向应对中共崛起。若乌克兰冲突可控结束,美国可能逐步解除对俄制裁,将重心完全集中于与中共的竞争,中美军事对抗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俄罗斯的战略选择将成为关键变量。

对于中俄是否具备对美国核潜艇构成实质性威胁的能力,苏紫云给出了专业的评估:美国核潜艇的静音性能代表全球最高水平,中俄对美海基核力量构成实质威胁的能力有限。

洪子杰对当前整体态势做出了总体评估:“尽管中俄军事合作深度提升,但判断其与西方进入更高强度对抗阶段尚缺乏充分依据。各方保持战略警觉,但整体军事对抗态势未出现显著质变升级迹象。”

 

文章来源: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8/7/n14569542.htm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