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轮大法在长春二零二五年七月十三日】
2025年07月13日,今年夏天,中国东北地区遭遇了55年来罕见的高温天气,最北端的漠河气温都连续几天突破35℃大关,地表温度高达65℃。但是东北没有普及空调。热到破防的大学生不得不想尽办法避暑。随气温飙升,空调需求暴增,东北出现空调抢购潮。
高校无空调 学生花样方式避暑
6月份以来,长春、沈阳、哈尔滨等主要城市连续出现30℃以上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打破历史同期纪录。部分市县达35℃至37℃。
就连被称为“冰城”的哈尔滨也出现摄氏36度高温,挑战当地民众的耐热极限。
高温下,大学生在线“求空调”的呼声不断。有学生在社交平台上称,有人因宿舍太热而中暑。学生建议在宿舍安装空调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校方只表示“我们也很热”。目前该校只有部分教学楼和图书馆有空调。
哈尔滨多所高校生纷纷在网络分享在宿舍走廊“安家”、公交车上蹭空调等“避暑妙招”。一学生说,由于宿舍晚上断电,连电风扇也无法使用,同学纷纷在楼道打地铺、甚至有同学在宿舍楼搭帐篷。
与此同时,高校周边酒店预订量激增,“房间已经订满了,大部分是学生订的。”哈尔滨理工大学附近一家酒店工作人员表示。并强调所有房间空调均可正常使用。
而校外酒店抢购潮,导致周边酒店房价飙升至300元人民币/晚仍被订满,经济压力下部分学生放弃入住。
吉林农业大学一名学生发布视频,干脆躺到卫生间水池中“降温”;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因宿舍无空调也没风扇,晚上把床铺搬到宿舍走廊中。
多地报告学生中暑送医案例。
此次高温事件暴露了东北高校在气候适应性基础设施上的严重滞后。黑龙江东方学院回应称,电路负荷不足,宿舍楼因建筑老旧、电路设计无法承载空调大规模运行,短期内难以改造。
校方的应急能力受诟病,学生要求开放图书馆、体育馆等空调场所或调整断电政策,但校方未响应。
热到破防 东北人抢购空调
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酷暑,“空调制冷给不给力”成为许多东北民众的关注焦点。
在社交平台上,东北居民纷纷吐槽,有人说活了三十多年,第一次有了买空调的想法;还有人分享自己下单了一周才完成安装,空调厂商订单多到处理不过来,甚至调河南师傅来支援。某空调店工作人员表示,店内六十多人全员加班,仍供不应求,不少客户甚至提出花钱加急,大量家庭都是首次购置空调。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618”期间,空调市场全渠道销售额达485亿元,销量达1593万台,增速17.5%。按一个月活动期算,平均每天卖掉了超50万台空调。其中东北人买的“最猛”。
其中6月23日—29日及6月30日—7月6日两周,黑龙江省线下空调市场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17.68%和438%,吉林省线下空调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28.76%和788.4%。
京东数据也显示,近7天东北地区的空调成交额同比增长超7倍,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均跻身成交区域TOP10。东北空调市场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增需求中,首次安装占比高达70%,显示出大规模的初次购买需求。
进入7月份,海尔空调在东北三省的销量持续攀升:吉林零售额同比增长355%,黑龙江增长333%,辽宁增幅高达518%。截至26周,海尔空调2025年累计线上销量同比增长74.1%。
销量的集中爆发,也让空调安装师傅们的工作量激增。东北成为需要“驰援”的安装前线:海尔从外省调集300余名安装人员火速赶往哈尔滨;苏宁易购联合品牌紧急增设200人安装队伍,以保障日均安装率在95%以上;美的也抽调了6个城市的超150组跨区域服务工程师支援黑龙江、吉林等地。
文章来源: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7/13/n145504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