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轮大法在长春二零二五年五月三日】
2025年05月03日,澳洲联邦大选于5月3日(周六)登场,选民普遍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生活成本压力、住房危机、能源转型与对华关系等核心议题。
此次选举中,1,800万名登记选民里有近一半在选举日前已完成投票,提前投票率创下新高。这反映出,在美国总统川普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下,澳洲选民对政治与经济局势的高度关注。
目前,在可负担住房供应短缺,利率居高不下之际,主要政党在如何让国家摆脱对化石燃料发电的依赖上立场截然不同。
主要政党也对如何应对中共持不同态度——中国既是澳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最严重的战略威胁。
提前投票人数创历史新高
根据澳洲选举委员会(AEC)资料,约670万选民已提前完成投票,另有约160万张邮寄选票已送达。AEC发言人埃文‧埃金-史密斯(Evan Ekin-Smyth)表示,这代表近半数的1,800万名已登记选民已于正式投票日前完成表态。
他也提醒,这项纪录意味着“今晚的部分提前投票计票结果,可能比以往稍晚出现在计票系统中”,呼吁民众耐心等待。
最终民调工党领先 但两大党得票恐创新低
各投票站于上午8点开放,下午6点关闭。许多投票站也出现排着长队的人潮,选民正决定谁将成为澳洲第32任总理。
《澳洲人报》在大选日前公布Newspoll民调显示,工党在两党偏好中以52.5%对47.5%领先自由党。然而,两大主要政党的初选得票率都可能接近历史新低。
本次选战中,选民对两大党普遍表现出不满。该民调显示,近三分之一的澳洲人打算投票给小党或无党籍候选人。
分析人士认为,本届选举仍有可能出现少数政府局面,需依赖小党与无党籍议员合作组阁。
民生压力与住房短缺成选战核心
澳洲自2022年以来经历通胀高峰,2023年年通胀率曾达7.8%,基准利率也一度升至4.35%。民众面临生活成本攀升,租金与食品价格上涨,部分建筑商倒闭更加剧住房供应紧张。
总理阿尔巴尼斯领导的工党,推动五年建造120万户新屋计划,并将首次购屋者的首付门槛从20%降至5%,由政府为差额提供担保。
保守派反对党自由党则主张减少移民压力,并允许动用养老金(superannuation)支付购房首期款,同时提出让房贷利息得以列为所得税扣抵项目。
能源转型分歧突显
两大阵营皆支持2050年达成净零排放目标,但政策路线大不相同。工党希望在2030年前实现82%电力来自再生能源;反对党则提出在全澳建设7座核能电厂,预计2035年投入供电,过渡期间将使用更多天然气。
反对党质疑,政府的能源目标过于激进,恐影响相关技术投资;而工党则认为,目前火力发电设施无法支撑至核能建成,唯有大力推进再生能源改革方能应对未来电力需求。
对华政策走向不同
2020年中澳关系陷入低谷后,阿尔巴尼斯政府于2022年上台后致力修复外交。2023年,他曾访问北京,与中共党魁习近平会面,并逐步推动取消贸易壁垒。
阿尔巴尼斯强调:“我们会在能合作时合作,在必须分歧时坚持立场,并以国家利益为基础展开接触。”
反对党领袖彼得‧达顿(Peter Dutton)长期批评中共,主张采取强硬且毫不妥协的立场,反而有助改善双边关系。他曾指控阿尔巴尼斯为避免冒犯北京而自我审查。
达顿于3月在悉尼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Lowy Institute)演说时表示:“澳大利亚必须有勇气批评任何危及本区稳定的国家,而这正是我所领导的联盟政府会坚定做出的事,并与理念相近的国家携手进行。”
全球局势影响选情选择
尽管此次大选聚焦于国内事务,但全球经济局势的动荡与贸易政策的变化,仍在澳洲选民心中占有重要位置,甚至是某些人决定投票取向的关键因素。
美国总统川普近期宣布,对包括澳洲在内的各国出口商品征收10%“基准关税”,虽然澳洲是美国的安全盟友,但并未获得关税豁免,引发市场波动与出口型企业的压力。
虽然川普与美国政局并非直接竞选议题,但其政策效应无疑也成为影响选民风向的间接指标。
文章来源: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5/3/n144977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