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轮大法在长春二零二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2025年04月21日,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被称为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目前广交会一期的客商明显减少,很多参展商提前收摊。主办方不得不发通知强求“不得提前撤展”,令参展企业叫苦不迭。
以电子家电、工业制造、照明及五金工具为主的第一期广交会已于4月19日结束。一位照明行业的参展商日前发布了“小结”,称展位的位置是在C馆的双通道口,经过的客流量不错,但是能进来的不多。确实东南亚、一带一路的客户多,这次有不少南美客户坐下来聊了。
根据官方数据,截至4月8日,有近17万名境外采购商预注册,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占72%,金砖国家占27.4%,中东国家占14.3%,欧美国家占10.5%。而截至4月14日,境外采购商册的统计数据提升到超20万名。
尽管官方一再宣传数字游戏,但现场客商人流明显减少。值得注意的是,预注册采购商不一定确认到场参会。根据参展商和现场翻译的反馈:“人流量明显没有春交会多。”“欧美几乎没有,亚非拉地区人挺多的。”“展会第三天,展位客流量明显变少。”“得先有贸易,才能做伙伴。”
一位照明行业的参展商也告诉大纪元记者,现场没有签到单,等客人上门去工厂,参加广交会就是求个曝光率。
客流变少 官方通知不得提前撤展
4月15日展会第一天,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业务办公室就给各交易团发出通知,称当前外贸形势严峻复杂,要求“企业用足广交会5天展期,不提前撤展,工作人员不提前离开展位”。在每期第5天18点前,大会将组织专项检查,提前撤离展位、撤出展品的,将取消该交易团当届表彰资格,并进行通报。

4月18日,参展商又收到展会通知,再次强调“不得提前撤,每期第5天18点为撤展时间”。但随后又给各参展企业发消息称,一期对撤展时间不作硬性要求,如现场确实没有客商,明天(19日)中午12时后可以陆续撤场。

“以前是不这样的。”外贸商Karen告诉大纪元记者,这次关税战影响很大,应该是没有美国客人去中国,所以举办广交会的主办方也知道这个严重性,才叫参展商不要撤展。
Karen此前所在的公司做电子产品,她在国内时每年两次参加广交会。“五天时间,我们就卖样品,还不说订单,客人来的时候,可以买一个样品,就200块、300块、150元人民币,我可以卖出三十几万人民币。从早到晚,进去之后都没有停过,还得有人来替我一下。忙得焦头烂额,每年这五天时间的广交会或是香港展,我就会瘦一大圈下来。”
据介绍,她从2004年参加广交会,一直到2010年,有春季展和秋季展,再加上香港的电子展。他们的客户全世界都有,欧美客户占30%〜40%,因为公司主要是做亚洲市场,每个产品定位不一样。
“不管怎么样,每个展会都是非常火爆的。有的企业内销其实老板是亏钱的,开了几千家店,他全部就靠外销赚来的钱,转回去支撑国内,他都还赚得盘满钵满。”
业内人士:疫情后 欧美客户断崖式下跌
Karen因为遭受中共迫害,2010年离开中国。一位前同事告诉Karen,中国经济受到很大的影响,是从2020疫情开始的。疫情之后,公司就完全不参加展会了,一方面是为了节省开支;再就是外国人来得越来越少,欧美客户开始断崖式地下跌,只剩下一些非洲客户。
记者查询发现,2020年广交会网上举办,免收参展企业展位费。此外,近年来因外贸企业困难加大,多届广交会参展降低参展费用,并免收贫困地区企业展位费。
Karen透露,同事所在的企业没有去参展本届广交会。以前参展的话,都要及时申请展位,跟主办方打好关系,为了拿到展位,公司老板送金卡(卡里面有很多钱)、给主办方很多好处的。要去送名牌包、送钱、送礼,才能够保证你的展位在那里,或者有更好的展位分配给你。
因为外贸企业通过展会渠道来接触到外国客人,确实也通过参展会拿到很多订单,可以见到全世界各国很好的采购商。抓住一个大客户,一个订单就是几百万、几千万美金,可以决定公司的命运。
“如果你没有展位,去买一个(二手)展位是非常贵的,都是三十万起价。二十万是很标准的、9X9那种小展位,我们以前那个大企业,他是连着四个展位合在一块,还要特别去装修,装修费都要花二十万左右。
“现在贸易行业都在下行,这些钱能省则省,能不出国,就不出国。本来我那个同事半年时间都要在美国,还在全世界跑。(现在)都不用了,因为你飞也没有意义,人家都在观望阶段,或者已经在思考要换渠道、换市场。”她说。
受关税战影响 外贸企业大裁员
2025年4月初,中美贸易战全面升级。美国对华关税总额提高到145%,而中国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上升到125%,同时,美国针对来自中国大陆与香港的小额免税包裹将被全部课税。
很多美国订单应声取消。广州的吴先生告诉大纪元记者,他的亲戚在江西赣南某镇,平时做些家庭加工的活,给一些做外贸出口的企业,经义乌出口。从三月下半月就没活干了。其他人也少了很多活。
据Karen介绍,往年这个时候是旺季,但是关税战对企业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很多行业对美国这个出口市场是很依赖的,甚至70%以上都是做美国市场,现在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大裁员。
“所以他们人人都自危,觉得很难过了。出口这样子怎么做啊?像这种依赖欧美市场的企业很难转型,根本不可能找到替代品,说产品不输出美国,去别的国家,这种可能性基本上没有,欧洲才多少体量?进口量根本消耗不了多少,跟美国是远远无法相比的。
“亚非拉也用不了那么多东西。美国人消耗产品量大,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出口多少亿,大部分都是来自美国。美国的消费量就是很大,美国人很多东西用完就丢了,没有说存起来。”Karen说。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贸易总额为4,389亿美元。
Karen表示,这些主要是电子产品、服装机械,还有珠宝,都是占很大比例的。美国订单一旦减少,企业裁员至少50%,这只是前期了。很多企业是慢慢裁员,没有大刀阔斧地裁,他从30%,然后裁50%,他们还抱有一种希望,在看川普是否会妥协。
“抱有这种希望的人也就是在死撑而已,再撑撑看,那接下来,很多企业都活不下去。因为关税涨30%就已经很厉害了,50%就很难了,现在145%,就会使中国企业死掉很多很多,失业率会非常厉害。
“很多中国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事情会持续很长,指望川普来低头那不可能;习近平是独裁的代表,你叫他低头,他也不可能,因为中共是有条件的,要叫你以台湾为代价等,川普也不可能,这一班子的人都是很强硬的,都是鹰派的。”
近日,中共商务部组织有关商协会、大型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通过加大补贴力度、开通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为外贸企业转内销。如,未来一年内,京东承诺将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
Karen认为,中国的内销本来就已经内卷,再加上外销这个市场进去,真的是非常严峻的失业危机。对中国来说,形势很不妙;对美国影响的比较小,因为美国厂商是可以从世界各地采购的。
“其实从疫情开始,美国的供应商都已经学聪明了,就开始慢慢地转,找别的厂商;中国的一些厂家,转移到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但不是所有啊,毕竟是少数。”她说。
文章来源: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4/20/n144876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