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轮大法在长春二零二五年四月十五日】
2025年04月15日,中共党魁习近平于4月14日开始对东南亚三国进行为期一周的访问,有舆论认为这是在美中关税战白热化之际,中共欲拉拢其南部近邻与美国对抗。但是专家分析指出,习近平此行不会成功,这些国家为了自己的生存仍然会选边与美国站在一起。
据报导,习近平将从4月14日起到18日,在五天时间里先后访问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这三个国家都是“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的成员。
东盟(又简称“东盟”)共有10个东南亚国家组成。据中共官方数据,2024年中国向东盟出口商品总额高达5,856亿美元,超过中国直接向美国出口商品的5,246亿美元,因此东盟在去年成为中国出口商品的最大接收方,并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然而,美国仍然是中国商品的最大单一买家。
越南在2024年从中国进口商品1,619亿美元,马来西亚进口中国商品1,015亿美元,分居东盟中对中国商品最大进口国的前两名。柬埔寨在2024年也进口了134亿美元中国商品,同比增长率高达25%。
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实施对等关税的国家名单中,对越南商品课征关税46%,对马来西亚课24%,对柬埔寨课49%,对中国课34%。
但到4月9日,由于多数国家没有对美国实施关税报复,川普因此宣布对超过75个国家(包括东盟国家)暂停对等关税90天,只维持10%的基准关税,以给这些国家与美国谈判的时间。
不过,对于不断推出报复措施的中共来说,川普则将对中国商品关税一路提升到125%,而实际总关税则达到145%(加上芬太尼惩罚关税)。随后在4月11日,中共也将对美国商品的关税一路提高到125%。川普对全球国家的对等关税战瞬间变成只有美中两国之间的关税战,且迅速上升到白热化程度。
在这个背景下,习近平把今年的首个出访行程安排给了这三个东南亚邻国。有报导指出,习近平欲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合作,并向外界摆出“可信赖的经济伙伴形象”,与美国的“强迫他国的、自私的”形象对比,以最终能够帮助中共应对美国的高关税冲击。
习近平此行到底有什么目的?他能成功吗?
习近平希望拉拢住东南亚国家
台湾总体经济学者吴嘉隆对大纪元表示,习近平希望寻找突破口,拉住东南亚国家,避免他们被美国的关税谈判与关税豁免拉过去。
“原本中国企业大量利用东南亚国家来‘洗产地’,美国的对等关税正好有针对这些‘洗产地’的国家。他们帮了中国‘洗产地’,现在落到为中国(中共)背黑锅,所以中国(中共)要对他们表示一下,希望他们能继续站在中国(中共)这边,一起对抗美国。”吴嘉隆说。
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国际研究讲座教授叶耀元认为,习近平思考的是,东南亚的市场能不能继续对中国有所帮助,因为中国产能过剩,在没有办法把产品销到美国的情况下,他不能失去东南亚市场,所以这次是习近平“特地的、就是要想办法去拉拢这些国家”。
叶耀元表示,东盟一直是中国“很重要的贸易和生产链伙伴”,如果在美国的施压下,他们慢慢跟美国走得越来越近,而跟中国的关系又变差的话,那么中国商品“就越来越没有地方可以卖了”,那基本上就会把习近平“卡死了”。
东南亚国家更不敢得罪美国
叶耀元表示,这些东南亚国家在美中之间基本上一直在玩“两手政策”,即所谓的“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所以他们都想要与美中两国维持一定程度的合作关系。
但是,虽然习近平要想办法拉拢这些国家,叶耀元认为,这些国家的态度是欢迎跟中国合作,但是更不愿意跟美国闹翻,因为除了安全保障,美国对这些国家也有经济投资。
此外,叶耀元还认为,如果中共在南海议题上继续持强硬立场,并与美国有更多冲突的话,这在某种程度也会逼着东南亚国家未来跟中共“渐行渐远”,“他们迟早也是要选边站的。”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中共政军与作战概念研究所副研究员黄宗鼎认为,东南亚这些国家更不希望遭受川普的关税报复,例如这次川普宣布全球对等关税政策后,“越南在第一时间就表示要优先跟美方来进行关税谈判”。
黄宗鼎表示,当川普在谈判中要求这些国家必须“得配合美国,而不是帮助中国做出口转口贸易中介的话”,这些国家就“不会完全顺遂习近平的意图”。他说:“今天的形势是‘形势比人强’。”
黄宗鼎还举例说,柬埔寨上周有一个与中共合作的军港工程的竣工仪式,按照习近平出访的时间来看,他是可以来为这个军港揭幕的,但是柬埔寨没有这么安排,这表明,“柬埔寨其实会担心,如果由习近平来主持军港的揭幕仪式的话,这可能会给美国(传递)错误的讯息”,这种“中柬军事关系”可能会刺激美国对柬埔寨维持高关税。
中共与越南的国营媒体14日报导指出,两国已签署45项协议,包括铁路连接计划等,但未透露具体细节。虽然中共多年来一直在计划通过贷款来提供资金资助该铁路项目,但该项目几乎未取得任何进展,还仅仅停留在初步讨论阶段。
东南亚国家为自己的生存也需远离中共
黄宗鼎表示,因为川普的对等关税政策的目标是“全方位的锁死中国(中共)利用美国市场来做大的可能性”,所以他的高关税是不让这些东南亚国家配合中共“洗产地”,而不会让这些国家觉得美国无法依赖,从而倒向中共;相反,这些国家更要考虑自己的生存和未来,从而需要远离中共。
他认为,东南亚国家现在面临的现实是,如果他们与中共靠近的话,一方面,川普会对他们课以更高的关税,使他们损伤更严重;另一方面,中国国内市场萎缩,他们也无法依赖中国市场以弥补失去的美国市场。
“对这些东南亚国家现在的现实是贸易生存战的问题,而不是要不要让北京开心,或是担不担心北京生气的问题。现在对这些国家来说,他们面临着自己的未来出口贸易、未来经济成长会不会出现问题,是这样一种情况。”黄宗鼎说。
吴嘉隆也认为,中国经济恶化,也没有钱和市场能够提供给东南亚国家,这些国家为自己的生存仍然需要美国的市场,“习近平的拉拢行动不会成功”。
“中国并不像美国那样提供出口市场让其它国家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因为自己的经济面临许多危机,也已经没办法对进口品产生需求”,他说,“这一来越加突显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可以吸收别的国家的制造品出口,所以最后大部分的国家会选择站在美国这边,习近平的拉拢拿不出有效的购买力,所以不会成功。”
中国经济可能进一步衰退并引发政治剧变
叶耀元认为,习近平想拉拢东南亚国家的外交努力不会成功,但是他为了“面子”也不愿意向美国低头,那么过一段时间,川普给他200%的关税都有可能,由此习近平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中国的经济也会越来越糟,会“慢慢的内溃”。
随着失业率上升,叶耀元推测,中共会采取过去“大兴土木”的方法来消化过剩的劳动力,但是其中会暗藏巨大的危机。
他说:“它(中共)用提升内需的方式去创造工作机会,但是这有点像是‘压力锅’,里面烧一烧,虽然看起来里面有在动,但是它没有创造更多的产值,而且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
黄宗鼎也表示,习近平的主要问题是“面子”,他“碍于面子”要和美国对抗,但他又没有太多的经贸工具可以跟美国进一步叫板,结果是,中国经济状况恶化,加上失去美国市场的连带效应,习近平不能再像以往一样去影响和控制周边国家,“他的政经跟外交杠杆会越来越弱”。
“长此以往的话,习近平对内的政权控制也会产生极大的统治震荡性危机。”黄宗鼎说。
吴嘉隆认为,中共会在国际上受到围堵和孤立,“一旦北京失去东南亚国家的站队,在与美国的较量中就会落单,会被围堵与脱钩,从地缘政治观点来看,相当不利。”
这种局面也会让中共失去对内控制力,从而让中国政局发生剧变,“北京想持续与美国抗衡,长期来看不会成功”,吴嘉隆说,“北京会拉不到盟友,而且以前的盟友也会离去。在国际上的孤立会伤害北京中央政府对各地方的影响力,中国有可能走上地方自主或区域联合自保的局面。”
文章来源: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4/14/n144828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