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轮大法在长春二零二五年一月九日】
中共对巴基斯坦的投资有其黑暗的一面,这些投资浪费了巴国的资源,滋生腐败,使巴国背负了沉重的中共债务,巴基斯坦有可能沦为另一个斯里兰卡。
中共一直是巴基斯坦经济的重要投资者,建设了连接中国西部与印度洋的中巴经济走廊(CPEC)。
这个宏大的项目似乎能让双方互惠互利。
对巴基斯坦而言,中巴经济走廊为当地人创造收入和工作机会,此外,将有助于该国从前沿经济体转变为新兴经济体。
对中国而言,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将提供一条绕过马来西亚和印尼之间的马六甲海峡,通往中东和欧洲富庶地区的战略通道,为中国与这些地区的贸易节省大量运输成本。
然而,国与国之间的交易并非在天堂里达成——在天堂里经济资源免费,没有利益冲突,愿望都能实现,而中巴交易是在人间达成的,好处可能永远无法实现﹐由于种种外部和内部问题,项目可能永远无法完成。
“中巴经济走廊看似是一个能促进区域增长的经济协议,但深陷于严峻的地缘政治之中。”比内什‧巴蒂亚(Binesh Bhatia)、苏查‧辛格(Sucha Singh)和英古达姆‧亚伊法伦巴‧辛格(Ingudam Yaipharemba Singh)三位印度大学的教授在2024年发表于《政治与社会杂志》(The Journal of Polity and Society)的一篇研究论文中写道。
“该项目旨在推动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同时为中共提供一条摆脱马六甲海峡困境的替代通道。然而,许多内部问题,使该项目的关注点有所扩大,例如,俾路支分离主义势力反对开发自然资源、当地就业机会匮乏以及境内恐怖袭击增多等。南亚的不安全局势为该地区的盟友关系增添了新的维度。”
此外,北京对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规划、融资和执行也对巴基斯坦造成了伤害,由于涉及到双方的国有企业,加剧了巴国的腐败,导致项目成本逐年上升,浪费了国内资源。
截至2020年,中巴经济走廊项目的成本已达到620亿美元,较2014年最初的460亿美元有所上升,这使得巴基斯坦对中国的债务增加,而中共一直在为该项目提供融资。巴基斯坦的外债在2015年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后迅速激增,根据Virtual Capitalist网站的数据,到2022年,巴基斯坦对中国的债务达到266亿美元,使其成为北京最大的债务国。
巴基斯坦的债务不断增加,该国的财政状况入不敷出,持续存在的经常账户赤字就是明证。最终,巴基斯坦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申请70亿美元的贷款。
令人担懮的是,中巴经济走廊项目远未结束,完成它的成本还在不断上升,这使得巴基斯坦很可能不得不多次重新安排其债务,并与斯里兰卡面临同样的命运——以债换股,本质上,将把中巴经济走廊交给北京。
这就是中共在重新处理斯里兰卡债务时所采用的模式,正式将该国的汉班托塔(Hambantota)港转为中国的港口,租期长达99年。去年年初签署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让中国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获得了印度洋这一重要前哨站70%的股权。
与中巴经济走廊类似,汉班托塔港的建设最初也是通过中共的贷款进行的,但当斯里兰卡无法偿还贷款时,北京将贷款转化为股权,巧妙地将斯里兰卡变成了“半殖民地”。当中共获得中巴经济走廊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并向通过的车辆收取通行费时,同样的事情最终会发生在巴基斯坦身上。
上述三位印度教授研究了中共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战略投资,进一步分析了这些投资如何成为债务陷阱,使巴基斯坦沦为另一个斯里兰卡。
他们表示:“汉班托塔港的‘债务陷阱外交’显示了中共在南亚和印度洋地区的既得利益。”
“由于斯里兰卡无法偿还巨额贷款,导致与一家中国公司签订了99年的租约,转让了超过70%的汉班托塔港控制权。201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指出‘一带一路’项目融资缺乏透明度。同样,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大规模投资可以确保中共侵入印度洋地区,迅速而积极地提出地区主张,对印度的国家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作者简介:
帕诺斯‧莫杜库塔斯(Panos Mourdoukoutas)是纽约长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他也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安全分析课程。他的文章曾在专业期刊杂志上发表,包括《福布斯》、财经门户网站Investopedia、《巴伦周刊》(Barrons)、《纽约时报》、《国际财经时报》(IBT)和《金融研究杂志》(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他还是多本著作的作者,包括《半全球化经济中的商业战略》(Business Strategy in a Semiglobal Economy)和《中国的挑战》(China’s Challenge)。
原文:The Dark Side of the Chinese Investments in Pakistan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立场。
文章来源:大纪元
https://www.epochtimes.com/gb/25/1/8/n144090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