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评三退 » 共产党百年真相 » 斯大林毛泽东金日成三方共谋 发动朝鲜战争
斯大林毛泽东金日成三方共谋 发动朝鲜战争

不是“任性与妄动”的结果

当年中国人民以巨大牺牲参入的那场战争是否值得?中国大陆出兵朝鲜的最后结果,不仅被金日成赶了出来,而且被联合国大会决议认定为侵略者。 (网络图片)

【大纪元2017年05月09日讯】(编者按: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至今未见缓解,能够正确认识67年前由共产党集团发动那场战争的起因,认清共产党的真面目,才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非如此,就无法对今后中国的局势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而只会继续上中共的当。本文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共决定出兵朝鲜的一个重要原因和内幕。)

在近日中共和朝鲜的口水战中,《人民日报》这样写道:“如果不是金日成要统一半岛,半岛怎么会爆发战争?中国卷入其中,付出了几十万人的生命,引发了中美长达20年的对抗,甚至使两岸问题搁置至今,中共承担了朝鲜当年‘任性’与妄动的大部分成本。”

看到这段话,很多人都认为中共承认朝鲜战争是金日成发动的侵略战争,好像已经正视历史,给大家一个正确的答案了,其实不然。这段话恰恰是避重就轻,推卸责任。虽然承认了当时是金日成发动了朝鲜战争,但是却否认了这场战争其实是在苏共和中共的大力支持下,是苏共帮助制定作战计划,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中共提供大量的精锐作战部队的前提下发动的。

如果没有斯大林和毛泽东的支持,金日成就算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贸然发动对韩国的侵略战争,岂是“任性与妄动”这么简单吗?

苏中朝战前密谋

早在1948年2月成立的朝鲜人民军中,就有几千名经苏联培训的军官及苏联提供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每个师约配有15名苏军顾问。[1]金日成在毛泽东逐步占领大陆的鼓舞下,也想发起进攻韩国的战争,统一朝鲜半岛。开始斯大林拒绝了,怕跟美国打起来,触发第三次世界大战。金日成于是求毛帮忙,派他的国防部副部长来北京见毛。毛明确表态支持,说等他拿下全中国再开战。

毛说北朝鲜“最好是在1950年上半年举行全面进攻”。毛着重说:“如果必要,我们可以悄悄派些中国部队给你们。”中、朝两国人肤色一样,美国人“认不出来”。[2]1949年末,金日成在一次会议上向斯大林提出,他要“用刺刀尖碰一碰南方的土地”。斯大林一直反应谨慎。

1949年12月,毛泽东在苏联为斯大林祝贺七十大寿期间,斯大林暗示毛泽东可以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服役的朝鲜族士兵加入朝鲜人民军。1950年1月在朝鲜驻华大使举行的国宴上,金日成再次对苏大使馆几位官员说:“中国已经解放了,现在是解放韩国人民的时候了。”“为了解决统一问题,他辗转反侧,彻底难眠。”他请苏住朝大使安排与斯大林见一次面。

1月30日斯大林得知美国不会转入朝鲜战争后,电告苏住朝大使转告金日成:“我会在这个问题上帮助你。”斯大林在给予北韩军事援助的同时,建议朝鲜向中共寻求兵员上的支持。[1]

1950年3月金日成带领庞大的军事代表团在莫斯科待了近两个月,苏军将领们审核了金日成的作战方案,提供了有关战术。斯大林还对金日成说:“中国人现在可以专心对付朝鲜问题了,我们有了成败攸关的条件──北京的支持,我们可以采取更积极的行动来统一朝鲜了。”斯大林要金“必须依靠毛, 毛对亚洲事务的了解再高明不过”, [2]4月25日金日成满载而归。

5月13日金日成秘密访问北京,在同毛泽东谈话时,表现出他们已是兵强马壮,胜券在握,而且出言鲁莽。第二天毛泽东收到斯大林来电,电文确认苏联对金日成的进攻,只能给予十分有限的支持。毛泽东答应给金日成大力援助,并询问他是否需要中国向中朝边境派兵,防止美国介入,金日成很自信,表示不用吧。

后来,毛泽东对他的翻译师哲说:“金日成的回答十分傲慢”。[3]6月25日凌晨,朝鲜军队发起攻击,战争正式爆发,数小时后便控制了开城,仅三天便攻克汉城,并以凌厉攻势向南推进。苏驻朝大使什特科夫在战争开始的第二天,即1950年6月26日发回苏联的绝密电报,直接、真实而准确地证明苏联是怎样参与和指挥这场战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奎松在1997年第一期《百年潮》上就透露:“朝鲜南侵计划是苏联制订的,并征得中共同意。”结果引起朝方的抗议。幸亏当时胡乔木良心末泯,批示曰:“朝鲜战争究竟是谁发动的,如今尽人皆知。《百年潮》文章只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说穿了皇帝的新衣,不必大惊小怪。”

中共的两次派兵

中共从1949年开始,就向朝鲜派出军队了,这是暗地里的第一批派兵。从1949年7月至1950年8月,在中共军中服役的朝鲜族部队近5万人先后返回朝鲜加入人民军,这些在国共内战中身经百战的成建制部队,成为金日成南侵的主力。1949年7月,第164师共10,821人入朝改编为人民军第5师,第166师共10,320人入朝改编为人民军第6师。1950年1月,第4野战军暨中南军区22,191人,整编后4月入朝,编为人民军第7师及第4师第18团;6月,铁道兵团3,200余人编为1个团,22日入朝;8月,东北军区的3,100人入朝,和其他从中国零散回朝的官兵作为基干编为人民军第10师。

经过中共兵源的补充后,到1950年6月战争爆发前,朝鲜的总兵力扩充到10个师、1个坦克旅、1个摩托车团、1个炮兵团和1个高炮团,共17.5万人。[4] [5]重型武器包括坦克150辆、火炮600门、飞机196架。而韩国军队的武器仅装备轻武器和轻型火炮。[6]朝韩的军事力量对比为:兵力2:1,火炮2:1,机枪7:1,半自动步枪13:1,坦克6.5:1,飞机6:1,朝鲜人民军方面占据绝对优势。[7]金日成手里有了这些筹码后,才大胆发动了战争。

第二次出兵就是仁川登陆后,金日成的部队被打得溃不成军,他致信毛泽东,向中国提出公开出兵援助朝鲜的请求,金日成在信中表示:“目前战况极端严重,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8]

同日,斯大林向毛泽东发来电报,建议中共政府:“你们如欲支援朝鲜,至少应将五六个师迅速推进至三八线,以便朝鲜同志能在你们部队的掩护下,在三八线以北组织后备力量。中国师可以志愿者身份出现,当然,由中国指挥员统率。”[9]1950年10月19日晚,以彭德怀为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安东(今丹东)、河口(即宽甸县长甸镇河口)、辑安(今集安)等多处地点秘密渡过中朝界河鸭绿江,并于1950年10月25日打响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

侵略者目的分析

冷战时期,苏共的斯大林作为共产党阵营的“老大”,一方面要消减对方阵营尤其是美国的实力,一方面要在远东施加应有的影响,同时控制中共对它效忠。如果金日成打赢了,朝鲜半岛就是共产党阵营的了;如果打输了,苏共也不用直接出面和美国作战,有中共做挡箭牌,使中美直接冲突,他坐山观虎斗,还能卖大量的武器给中朝,从中渔利,何乐而不为。曾在苏联长期养病的林彪也清醒认识到:“朝鲜战争是斯大林挑拨东西方关系的一个阴谋,纵容北朝鲜袭击南朝鲜,引发联合国出兵北朝鲜。”[10]

中共以毛泽东为代表,为了依靠苏共的支持,建立自己的军工体系,成为军事大国,为他的扩张势力范围作后盾,[2]同时主要是为建政后的一系列血腥镇压包括土改、镇反、三反五反等运动打掩护为目的,才不惜牺牲几十万生命,付出几十亿的人民财富,全力支持金日成发动一场侵略战争。

这在当初也许只有周恩来明白毛泽东一定要打这场仗的最大用意,因为毛泽东曾说过是“一个半人决定的”,那半个人就是周恩来。后来刘少奇的话就清楚揭示了这一点,他说:“抗美援朝很有好处,使我们的很多事情都好办(如搞土改、订爱国公约、搞生产竞赛、镇反等)。因为抗美援朝的锣鼓响起来,响得很厉害,土改的锣鼓、镇反的锣鼓就不大听见了,就好搞了。

“如果没有抗美援朝的锣鼓响得那么厉害,那么土改(和镇反)的锣鼓就不得了了。这里打死一个地主,那里也打了一个,到处闹……很多事情不好办。”[11]后来的中共领导人也多次利用周边的战争或冲突转移国内矛盾的视线,从而达到其目的,这是国人在今后一定要警惕的。

毛周也都知道,从投入兵力,战争准备及当时的世界形势来看,美国是不可能对中国发动战争的。林彪也认为不会,他说:“美国想介入中国,早在解放战争后期就该有所动作。”[10]故而毛泽东敢于在朝鲜战场投入大量的兵力作战,最坏的结果也就是退到鸭绿江边,由韩国统一朝鲜半岛。打到三八线就是巨大的胜利,就可以成就毛战胜“美帝”、“保家卫国”的谎言。人民的生命和财富只是他达到个人及共产党集团目的的工具而已。

金氏政权本想在苏共和中共支持下,利用战争统治整个朝鲜半岛,但是没能得逞。不但使朝鲜半岛成为一片焦土,而且人民死伤百万,最后只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注释:

[1] 苑琛,《朝鲜半岛的战争倒计时 开战前的国家较量和秘密共谋》,《文史参考》2010年第12期。

[2] 张戎,《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香港开放出版社,2006。

[3][美] 大卫.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重庆出版社,2010。

[4] 金东吉,《中国人民解放军朝鲜师归国问题新探》,“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2006。

[5] 曲爱国,《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朝鲜人部队返回朝鲜始末》,《军事历史》2012年第1期。

[6] Course of the Cold War (1950–1991), ABC-CLIO, [2013-02-18].

[7] 杨奎松,《评〈抗美援朝战争史〉》,人民网,2010。

[8] 金日成首相致毛泽东主席的求援信,姜廷玉主编《解读抗美援朝战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0。

[9] 《军史专家解谜“中国人民志愿军”名称由来》,新华网,2010年5月14日。

[10] 舒云,《林彪传》(下),香港明镜出版社,2016。

[11] 《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51年5月7日。#

责任编辑:张宪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