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传文化之中国历史正述(大纪元)
【大纪元讯】一、亦神亦人的五帝
关于五帝的历史记载
五帝时期是中国近五千年文明的第一个阶段。它介于漫长的三皇时期与中国第一个以“家天下”治世的朝代——夏朝之间,前后近千年的时间,也就是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到五千年之间。
经过了漫长的三皇时期,华夏的先祖们不仅获得了人类应当具备的基本生活能力与文明,更重要的是,在那看似原始的生活状态中却早已蕴含了博大深邃、贯通天地人神的半神文化基础。五帝时代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地筑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华夏文明大厦。
“帝”在上古文献中,最早多指“天帝”之义,就是众天神之君的意思。这一点,商、周的相关文献记述得很清楚,请参阅后续各代书叙。“五帝”时期的帝君,也多是“神于天,圣于地”的半神治世。一直到平定水患、开启夏商周礼乐天下又一个历史时期的大禹王,都是神通广大,有很多神迹传世的。与三皇时期不同的地方,是这一时期这些在天为帝、在地为王的伟大帝君,开始用他们在人间的大德行,系统奠定本轮五千年文明德性与人伦教化的根基。所以一千五百年后,一代人文宗师孔子对五帝的教化,五体投地,景仰备至。
五帝时期已有了系统的文字和专职记录历史的史官,帝王的言行和人间大事得以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后来在漫长的岁月流传中,自然灾难或社会变更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使原始文献到今天大量遗失。但庆幸的是,华夏文明在历史记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从五帝时代就开始不间断的历史传说与记录,事凡重大历史人物、事件都有所流传和记载;二是后世著作中,不论是史书,还是其他各种文献,都会不断引述先人的历史传说与记载。这种滚动积累、交叉参证的方式,使得中华历史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都以全息的方式展现出整部华夏历史,使得中国近五千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世界上唯一被不间断记录的历史。
由于史籍众多,许多史实由不同文献交互参证,其根本史实可信度很高。相比其他民族历史而言,中华历史对考古实物的依赖性相对较低。而近现代新的考古成果不断涌现,也在不断印证著中华上古史。
五天帝与感生帝
中国自古又流传着五天帝之说,认为掌管人类三界这个低层宇宙层次中所能知道的最高的自然之神是昊天上帝,又称天帝、皇天、上帝、天皇大帝、老天爷等。昊天上帝之下是五天帝,分别主管东、南、西、北、中这五方,代表金、木、水、火、土这五行,又称五方上帝或五行帝等,古时对昊天上帝与五天帝的祭祀非常隆重,称为大祀。
中华传统文化中讲究天人合一,将天、地、人并列为“三才”,认为三才相互对应、影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人间将发生什么大事,天象必定会有所彰显,自然界也必会有相应的征兆出现,以预示人类,所谓“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所以古人常常夜观天象,以预知人间将发生的大事。
古人将天上人眼所能观测到的星星,大体上划分为“三垣四象”,以中垣“紫微垣”为中心,代表天帝所居住的地方,对应人间的皇室。上垣“太微垣”次之,代表天庭,对应人间的朝廷。太微垣以“五帝座”为中心,五帝座共五颗星,是太微垣中最亮的五颗星,代表五天帝之位。
《春秋纬‧文耀钩》说,太微垣中有五帝座星,为五天帝之精气所化,代表五天帝:青帝名为灵威仰,赤帝名为赤熛怒,黄帝名为含枢纽,白帝名为白招矩,黑帝名为汁光纪。
孔子说:五天帝代表五行,是五行之神,他们按照不同的时间秩序化育万物。
古人认为五天帝分别代表五行,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在不同的时间,按照五行之德轮流执政,神于天而圣于地,在天为天帝,对应到地上为人间君王。
在上古时,五天帝之精气降于人世,感生为人间君王,使他们代表不同的五行之德在人间执政,化育万物,所以也称为“感生帝”。目前记载下来的,最早的五位“感生帝”分别为:东方青帝太昊(五行为木),南方赤帝神农(五行为火),西方白帝少昊(五行为金),北方玄帝颛顼(五行为水),中央黄帝轩辕(五行为土),他们是记载最早的五位感生帝。
《春秋纬‧保干图》记载,人间的帝王,与天地相通,血气中都含有五天帝之精。
《礼记正义》中也说:“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
所以人间君王又被称为五天帝之子,受命于天,如:夏朝称为白帝之子,商朝称为黑帝之子,周朝称为苍帝之子……
中华文化源自神传,博大精深。中华历史上不同的帝王与朝代,都具有不同的五行之德,对应五行,依据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之理,顺应天道运行的法则,轮流更替执政,依天命而行,演绎著中华五千年文明。每个朝代、帝王能够坐拥多少年江山,都是有它背后的天数与安排的,以此纵观整部中华史,也都有它的安排和目的所在,唯有读懂它,顺应天命,才不至于在历史中被淘汰,才可拥有美好的未来。
五帝是谁?
“神于天,圣于地”的五帝究竟是哪五位,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除《尚书》、《国语》、《左传》之外,先秦诸子的著作也有大量记载和引述。由于视角不同,关于五帝有不同说法,以下列举几例:
《易传》、《大戴礼记》等记述五帝为:黄帝、颛顼、喾、尧、舜;
《战国策》载五帝为:黄帝、伏羲、神农、尧、舜;
《吕氏春秋》、《淮南子》记载为:黄帝、颛顼、伏羲、少昊、炎帝;
《尚书‧序》、《白虎通义》记载为:少昊、颛顼、喾、尧、舜;
《史记》、《世本》等采述为:黄帝、颛顼、喾、尧、舜;
《资治通鉴外纪》则采用为:黄帝、颛顼、喾、尧、少昊。
就相关史料综而言之,这一时期虽然并不仅仅只有五位帝王治世,但确是以五位用大德行教化天下的帝王为代表的历史时期。我们以史料较多的黄帝、颛顼、喾、尧、舜来书叙,勉力书述此间帝君德化天下的情状于一二吧。
参考书目:
1. 《隋书‧礼仪》
2. 《中庸》
3. 战国楚简《子羔》
4. 《春秋纬‧文耀钩》
5. 《孔子家语》
6. 《春秋纬‧保干图》
7. 《元命苞》
神传文化之中国历史研究组
点阅【中国历史正述】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