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轮大法在长春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十日】
2022年12月09日,最近几日,北京释连续释放出稳定经济和放松清零的信号,先是12月6日中共政治局召开稳定经济、刺激经济复苏会议,第二天中共国务院又宣布放缓封控的“新十条”措施。
长期的清零封控,已让中国经济陷入泥潭。专家们表示,放松清零短期内可能会改善一些经济负面影响,但中国经济下行是结构性的,放不放松清零政策,都不太可能改变中国经济长期下行的轨迹。
中共稳经济的措施能奏效吗?
中国最新数据(12月7日)显示,以美元计算的出口同比下降8.7%,这是自2020年1月大流行开始以来的最大降幅,远远大于3.5%的预期降幅。进口下降了10.6%,也是两年半以来的最大降幅。
漫长的清零封控,阻碍了经济活动,抑制了国内需求。在上海被封城的第二季度,中国的工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5.1%,这是自2020年同一季度以来的最低值。
中共官媒新华社报导说,在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会议上,提出了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称明年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稳字当头等。
12月7日,中共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宣布疫情防控“新十条”措施,不再要求全员核酸检测,个人不再需要提供COVID阴性测试就可以在全国各地旅行,释放出“与病毒共存”的转向信号。
2022年12月3日,中国北京,工人拆除了一个COVID-19核酸检测亭准备运走。作为最近放宽COVID-19控制措施的一部分,北京政府宣布,从12月5日起,人们乘坐公交车不再需要出示48小时阴性检测证明。(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美国经济学者黄大卫(Davy Jun Huang)对大纪元表示,北京的经济政策现在是有一个明确的大方向:增加经济的关注,大幅度减少清零要求,但是还要观察下一步陆续出台的政策。
UCLA安德森管理学院安德森经济学家俞伟雄对大纪元表示,解封短期内会改善一些经济负面影响,但是中长期来讲,中国经济面临的是结构性问题,没办法回到过去二三十年高成长时期。
在清零频繁实施情况下,中国国内消费需求仍然疲软,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增长了3.9%,10月份的零售额同比收缩了0.5%。市场分析师预测11月份将下降近4%。中国不断恶化的劳动力市场,使消费者更加节俭,对餐馆和其它服务业造成重大打击。
针对北京这次放松清零稳经济,从清零过渡到与病毒共存,是否能促进国内需求增长问题,黄大卫认为,从清零的转变为促进国内需求,之前其实已经尝试,即“国内大循环、双循环”策略,但中国消费市场两大支柱:房与车,房现在严重不景气,车也提前消费了(推广所谓新能源汽车)。
中国经济长期下行趋势不可避免
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萎缩,保持经济增长的方法主要是提高生产力。数据显示,从1982年到2010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1.1%;而在2011年到2019年期间,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平均每年下降0.6%。原因在于,习近平前两届任期内将投资和就业,从高生产率的私营部门,转移到了僵化的国有企业。
在过去几年里,习近平当局对一系列互联网行业进行全面监管、严格限制,包括游戏、视频和音乐,终止了繁荣的教辅行业,扼杀了中国创业者的空间。
创新作为生产力增长的一个重要来源,但在中国也面临风险。原因在于,中共发展高科技行业与经济无关,而与安全有关,将创新成果用于发展先进的军事能力。美国不会允许这样,拜登政府祭出的芯片制裁,旨在扼杀中共在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方面的领先努力。
这些做法使得中国经济发生了结构性改变。俞伟雄分析说,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四点结构性改变,促使中国经济长期下行的趋势不可避免。
一是中共要加强扶持国营企业,打压私企导致国进民退。中国过去经济长期的高成长,最主要的一个动力来源,是中国人民的勤奋和创新能力。但现在政府已经造成了一个(国进民退)结构性变化。很多的中国企业转到东南亚来上市,总部也搬过去,因为觉得那边比较自由,比较不会有政府干预,这是一个很大改变。
二是房地产过度投资,要需要好长一段时间来消化,过去造成中国经济成长的一个主要动力,现在也没有了。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危机使中共的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图为2021年10月20日湖北省宜昌市在建的住宅楼。(STR/AFP)
三是中共野心造成美国警觉,开始对中国进行科技上的竞争围堵,会阻碍对中国从美国先进国家学到这些最新技术,像芯片等等,都会影响到中国经济发展。
第四个结构性改变是,过去这几年的疫情封控,让很多台商、外商感到中国的投资环境,没法再继续把中国当作基地安全稳定地做下去,一个个产业链开始外移。疫情前就已经开始了,那时候主要是一些比较低成本的企业移到东南亚,现在苹果公司宣布要加速把生产基地外移出中国,这是一个指标性产业。苹果要外移的话,会对中国整体(不只是制造业),都会造成很深远的影响。因为制造业是高生产力出口型产业,通常都有很大的正面外溢效果,苹果现在出走的话,就会产生很大的经济下行拉力。
习近平当局能搞好经济吗?
二十大确保了习近平更多的经济决策权,随着李克强、王岐山、刘鹤、郭树清和易纲等熟悉经济的中共高层纷纷离职,新任命的7名常委和24名中央政治局委员,缺乏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
此外,习近平的团队现在完全由忠诚的人组成,任命都是由习近平亲自审核的,几乎没有辩论的空间,没有考虑替代方案,也没有对权力说实话的空间。这些都增加了外界对习近平当局搞好经济的疑虑。
2022年10月23日,中共二十大之后,新一届常委亮相。(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黄大卫认为,目前来看,这些领导都是意识形态与政治领域的领导,按照惯例,二十大一般不会去管下级的技术官僚,技术官僚是这些政治领导到位之后再具体任命。
俞伟雄表示,“搞经济不是他(习近平)的强项,他刚上台的时候是以打贪腐为主,就是说在政治上面有个人非常深刻的想法,经济可能与他的政治有所抵触。我不会抱多大的期待,因为不只是他个人的一些因素,还有这些结构性的因素,就是很困难,难上加难。”
※※※※※
这个在2020年年初震惊全世界的疫情,源于中国武汉的中共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已蔓延到全球多个国家。海外第一大中文媒体大纪元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武汉病毒)最准确的称呼是“中共病毒”,因为这次疫情是中共隐瞒真相,才导致疫情扩散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消息来源: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