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评三退 » 共产党百年真相 » 红色恐怖的野蛮狂欢
红色恐怖的野蛮狂欢


苏联七月危机中的场景,军队向街头抗议者开枪。(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大纪元2017年04月06日讯】1917年列宁窃取政权后,俄罗斯大地掀起红色恐怖大潮。因此俄罗斯史学界将1917年至1923年界定为“红色恐怖”时期。研究“红色恐怖”的史学家,以“人质研究所”、“恐怖阶级”、“野兽狂欢”等评价列宁的共产暴力运动。

暴力抢劫银行

共产党的邪恶基因之一就是抢。以暴力强取劫夺维持它的生存。列宁发动革命,对外串通德国领取资助,对内抢劫银行垄断资金。

1917年7月,契卡特别处特命的全权代表缅任斯基(Menzhinsky)回到俄罗斯。同年10月25日,缅任斯基奉命担任彼得格勒革命军事委员会专员,前往国有银行主要办事处洽谈赞助革命资金问题。他要求银行向列宁政权缴纳1,000万卢布资金用于当下的开支。国行职员不承认布尔什维克新政权,因此拒绝他的无理要求。于是,赤卫队迅速占领这家银行,但是资金还是没能拿到手。

缅任斯基担任财政部副政委时,曾接受美国人约翰.里德(John Reed)的短暂采访。他公开承认,没有钱,布尔什维克的革命活动寸步难行。他说:“列宁下令用炸药炸开国有银行的地下室。至于私人银行,刚刚颁发了一项命令,叫他们明天就开张,否则我们自己动手打开他们的大门!”

列宁和缅任斯基共同签署的《关于银行开业的决议》中写道: “工农政府命令各家银行于明日,即10月31日,按平日营业时间开业……如果银行不开门营业,不按支票支付资金,银行行长和理事会全体成员都将被捕。财政部将为所有银行任命临时专员,在他的监督下,凭借盖有工厂委员会印章的支票,银行就要支付现金。”

仅11月17日这一天,缅任斯基就收进500万卢布的现金,用于支付人民委员会的各种开销。人民委员会又通过决议要打开私人银行所有保险柜。于是,向每家银行都派驻武装。

缅任斯基担任财政部副政委期间,仅仅用了几个月时间,以革命和人民的名义,以恐吓和武装把银行的钱全部抢了出来。人民委员会宣布由国家垄断银行业务。私人银行全部收归国有,与国有银行合并为统一的人民银行。银行股票被废止,所有的股票交易都被宣布为非法。

这是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暴力革命的一幕,他以暴力武装革去平民百姓的生命,又以暴力抢劫银行的庞大资金。

普列汉诺夫是列宁的导师,十月革命期间看出列宁凶残的一面,他在临终前口授一份《政治遗嘱》预言了日后俄国的政局走向,其中很多内容都得到历史的印证。根据《政治遗嘱》的说法,列宁“为了达到既定目标什么都干得出来,如果有必要,他甚至可以同魔鬼结盟”。

列宁的“人质研究所”

当初中共学苏联,也搞红军搞武装割据,但是军火弹药、吃饭穿衣、党员的地下活动都需要资金,因此共产党就以绑架富豪为人质,逼着富豪家人一坛一坛地送银元供养红军。这些被榨干的富豪,有的被折磨惊吓而死,也有的在奄奄一息时才被放回,但是此时已家破人亡。

中共窃取政权至今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中共为了手中的权力,控制整个国家机器和宣传工具,大肆推行它的“人质流氓文化”,在文革时期、1989年的六四事件、镇压法轮功事件,可以说中国的十几亿百姓被中共劫持为人质,玩弄于股掌之间。共产党的“人质论”强调的是,如果它不镇压某些人,国内就要出现大乱,于是在这样的借口下,中共想要镇压谁,随时都可以挥动舆论工具,开动国家暴力机器立即镇压,而且永远是打着国家的名义,信口雌黄“镇压有理”,以此强奸民意。

中共照搬苏共的一切模式,譬如中共的军队也叫红军、党徽也是镰刀斧头、革命区叫苏区等,而中共的“人质论”鼻祖正是列宁。

马克思思想的基本宗旨是毁灭人类,杀人变成共产党政权的目的,不管杀的是谁,它就是不停地要杀。图为苏区肃反。(大纪元配图)

在俄国内战期间,列宁为对付那些逃匿的白军军官,炮制了抓捕人质的手段。布尔什维克按照他的命令,抓捕白军军官的妻子儿女做人质,直到他们现身。即使白军军官现身,这些人质依然会被枪毙。

布尔什维克和契卡成员在汇报枪决人质的通报中称,这只是为了响应“列宁的屠杀阴谋”。

1918年11月4日,《莫斯科晨报》第21期刊载彼得格勒一个契卡头子彼得斯的一段话。他供认不讳地称“这几天的枪决”确实是“歇斯底里的恐怖”。他在采访中对记者说:“但我完全不像他们认为的一样,是一个嗜血的人。”

所有这些枪决行动在契卡头子的眼中,只不过是为了响应“列宁的屠杀阴谋”,为了响应他的阴谋,所以杀人就成为布尔什维克的借口和理由,而且他们所说的革命,是对一群“软体动物的革命”。在布尔什维克的意识形态中没有人类的概念,而是“软体动物”。

彼得斯自称不嗜血,却公开威胁道:“我宣布,俄罗斯资产阶级所有的反动尝试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和可怕的惩罚。在他们面前所有的白色都将变成恐怖的红色。”

种族灭绝论提倡者之一的恩格斯说:“恐怖,是败类的残酷,把它推到人群中,就会使人自己产生恐惧。”为了响应列宁制造恐怖气氛,契卡公开出版的《契卡周刊》常常会公布枪决的人质名单。

1918年10月20日,彼得格勒版的《契卡周刊》第五期,公布的“官方”消息:布尔甚维克这几天枪毙了500名人质。而莫斯科版的《契卡周刊》则宣布,这几天枪决了300多人。而枪决的时段从公布的说法中,几乎都是“这几天”,他们都是以天来计算杀人的数量。有时因为名单实在太长,周刊上都没有地方刊登。

自1917年十月革命列宁窃取政权后,布尔什维克究竟枪决了多少人,人们无从得知具体的数据。根据《契卡周刊》每次公布的人质名单,史学界推算遇难者的人数,所得数据依然非常保守。但可以肯定的是,实际数据远远高于此。

1919年3月23日,英国伦巴达(Lombard)神父向洛德.屈尔宗(Lord Curzon)汇报时说:“在八月份的最后几天,两艘船装满了(白军)军官,布尔什维克用带刺的铁丝将他们三三两两地分别捆绑,然后将船击沉,并在芬兰湾把所有的尸体全部抛除。”

根据目击证人所说:“在彼得格勒,粗略的统计,处决的人数超过1,300人,尽管布尔什维克只声称500人。在喀琅施塔得和圣彼得堡,没有经过中央的特别授权,只根据地方苏维埃就处决了数百名军官、前公务员和有身份的人。在喀琅施塔得一夜就枪决了400人。他们在院子中挖了3个大坑,这400人就站在坑的前面,一个接一个地被处决。”

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市的契卡宣布说:“我们的精神领袖——列宁,在罪恶的屠杀阴谋中,杜绝优柔寡断,鼓励以强硬的手段领导无产阶级专政。”

于是为了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他们列出一份很长的名单,包括军官、牧师、官员、护林员、报社编辑等。就在契卡分支宣布列宁为“精神领袖”的当天,契卡成员就抓捕了700名人质,并声称:“每杀一个共产党员,或者杀我们的人未遂,我们都将以枪决资产阶级人质进行还击。”

布尔什维克从各阶层抓捕了上千人,并把他们都投进监狱。《红色恐怖的日子》把响应列宁、大规模枪决的这段时间称为“红色恐怖的野蛮狂欢”。

“浴室”恐怖的代名词

而这段时间,被关押在监狱中的人质,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创伤。每天晚上,都会有专车开到监狱,契卡成员按照名单提出人质,用铁丝将其捆绑。当人们听到“带上东西到浴室”,那就意味着又要枪毙人了。在共产专制制度下,契卡成员将杀人认为是在给监狱清理消毒,因此有了以“浴室”代称枪决的暗语。在1918年,契卡口中的“浴室”是最邪恶的代名词。经历过的人永生难忘那种令人窒息的、绝望的恐怖气氛。

当时,不仅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执行“列宁的屠杀阴谋”,这股浪潮也很快地席卷全俄,不管是大城市、小城市,还是小镇、小村庄,都逐渐弥漫起血腥的恐怖。

1918年夏天,库尔斯克火车站发生重大火灾,火车的几个车厢几乎全被烧毁。年轻的少尉军官谢苗诺夫(Семенов)涉嫌纵火被逮捕。因为他是目击证人,他发现布尔什维克在火车站行窃。他们为了掩盖盗窃的痕迹,故意纵火烧毁火车。这起重大火灾的制造者正是布尔什维克。

布尔什维克得知目击证人的消息后,立即逮捕了少尉,以及和他在同一公寓的父亲和哥哥。审讯3个月后,调查人员称很快会释放他。但是忽然一天,传来“带上东西到浴室”的命令,这名少尉就被枪决了。一个月后,调查人员通知他的父亲说:“你的儿子被杀错了。”

在红色恐怖弥漫的年代,一句“你的儿子被杀错了”,就把布尔什维克做贼行窃的暴行全部掩盖了,而且死者也未能得到昭雪。

历史上,暴君尼禄为嫁祸基督徒故意纵火焚烧罗马城;希特勒为建立法西斯政权策划国会纵火案;江泽民为迫害法轮功,制造天安门自焚事件,栽赃陷害法轮功。为了权力,为了掩盖罪行,为了打击信仰,这些策划纵火事件的人,似乎都有着雷同的邪恶基因,成为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暴君和刽子手。

参考资料:

1、《九评》,大纪元

2、梅尔古诺夫.谢尔盖《俄罗斯红色恐怖1918~1923》(Мельгунов С.《 Красный террор в России. 1918-1923 》),所引原文页码为第5-7页

3、列昂尼德.姆列钦,《克格勃 国家安全部门主席 解密的命运》(Млечин Леонид《КГБ. Председатели органов гос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Рассекреченные судьбы.》),所引原文页码为第16页

4、《俄罗斯布尔甚维克报告汇编》(A Collection of Reports on Bolschewism in Russia. Abridged Edition of Parlamenters Paper Russia. Nr. 1. Книга эта переведена на французский язык под заглавием «Le Boichevisme en Russie. Livre blanc anglais»; цитирую по ней, стр.),引述第159页

5、《莫斯科晨报》(《Утро Москвы》)第21期,1918年11月4日

6、《德皇陛下的革命家》,德国《明镜周刊》,2007年12月出版@* #

责任编辑:谢秀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