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评三退 » 共产党百年真相 » 九三学社和台盟知名人士的难言人生(下)
九三学社和台盟知名人士的难言人生(下)

【中共民主党派高官蒙难系列】


台盟,全称是“台湾民主自治同盟”,1947年成立,成员主要是“居住在中国大陆的台湾省人士”。               (网络图片)

【大纪元2017年03月10日讯】在中共的语境下,“民主党派”指的是除中共以外八个参政的政党的统称,即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中国民主同盟(民盟)、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和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说好听点的这八个参政党,在中共一党专制下,无疑只是花瓶而已,因此它们又被称为“卫星党”。

这些“卫星党”在中共建政前后为中共实施统战发挥了不小的作用。然而,它们虽然被中共称为“肝胆相照”,虽然为中共立下了大功,但它们却在中共掀起的政治风暴中,不能幸免。特别是在文革中,包括大批民主党派高官、工商业者上层代表人物以及少数民族、宗教、华侨的头面人物,非党高级知识分子等都被抄家、被揪斗。

本系列将盘点一心追随中共但被中共迫害的民主党派高官和知名人士。本篇说的是九三学社和台盟中央的高官和知名人士。

九三学社是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于1946年5月4日正式成立的,其之所以称为“九三学社”,是为了纪念中国战区日本投降日。其成员以科技界高、中级知识份子为主,常见职业为教师、医师、工程师等。从其成立之日起,就积极协助中共统战,并在中共即将建政前,发表了拥护中共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宣言。

台盟,全称是“台湾民主自治同盟”,1947年成立,成员主要是“居住在中国大陆的台湾省人士”。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常委陆侃如之死

1949年后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陆侃如和妻子冯沅君是北大的同班同学,冯沅君的二哥乃是北大哲学系知名教授冯友兰。1931年,陆侃如和冯沅君合著六十万字的《中国诗史》,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中国古典文学专著”。次年,他们又合著《中国文学史简编》,此书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后,他们一起赴法,就读于巴黎大学研究院,并双双获得文学博士学位。1947年,二人来到山东大学任教,此后创作颇丰。

1953年,陆侃如加入九三学社,成为九三学社山东地方组织创始人之一,历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青岛分社主任委员、济南分社筹委会主任等职。

1957年4月30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公开号召民主党派讨论“教授治校”问题,包括陆侃如在内的少数亲历见证过蔡元培时代的“教授治校”的高级知识分子,积极回应这一号召,结果被打成了“右派分子”。被打成“右派”之后,陆侃如当副校长时期情感出轨,与女下属发生婚外恋情的个人私德也遭到公开揭发。在山东省委副书记夏征农到会参加的批斗大会上,冯沅君公开表态说:“我大半生与‘老虎’同衾共枕,竟无察觉,是得了神经麻痹症吧?”

这里的“老虎”,是冯沅君对于丈夫陆侃如的昵称。冯沅君还称“在去年鸣放中,陆侃如暴露了他的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丑恶面目,堕落为右派分子。在政治上是反动的人,他的学术思想不可能不是反动的”。夫妻之情在政治高压下被撕裂如此。

不过,很快,冯沅君也遭到了同样的厄运,1958年遭“拔白旗”,冯沅君不得不每日去千佛山砸矿石。1963年,冯沅君的命运有了转机。她被任命为山东大学副校长。

文革爆发后,夫妇二人再遭厄运。陆侃如成了“死老虎”,冯沅君成了“反动学术权威”,屡遭批斗,唯一的工作是扫学校的走廊和厕所。1967年,陆侃如被以政治反动和生活腐化的罪名收审关押。1968年,冯沅君提出离婚申请。1971年12月,山东省公安机关军管会决定,对陆侃如“免予刑事处分”,建议原单位给予行政处分。山东大学给予陆侃如“撤销教授职务”、工资降至高教九级的处分。

1974年6月17日,以教授二字为“罪恶标志”的冯沅君,因直肠癌医治无效离世。三年后,陆侃如亦去世。作为知识分子的他们,不仅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运动,而且可悲之处在于他们1949年后的创作全部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比如在每个章节的结尾都大量引用毛的话,以证明中国文艺按毛思想发展前进的。这也使得他们的研究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品质上,都无法与三四十年代相比。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常委袁翰青去放牛

袁翰青是当代知名的有机化学家、化学史家和化学教育家,毕业于美国伊利诺大学,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是在南京中央大学教书,后任甘肃科技馆馆长。1944年,他参加九三学社的前身。中共建政后,先后任文化部科学普及局局长、商务印书馆总编辑、中科院西北分院秘书长和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研究员。

1957年的反右运动中,袁翰青被打成“右派”;文革中他又顶着“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被轮番批斗、隔离审查,直至被送到河南劳动改造。根据他在干校的简单日记,3年中他放牛、喂猪、挖塘泥、修田埂、插秧、挠秧、参加一天18个小时的割麦大会战,同时还要写交代材料,接受批判。一次放牛时,袁翰青差点儿被牛顶死。

据其女儿袁其采回忆,袁翰青非常喜欢苏东坡的一句诗“事如春梦了无痕”,后来曾改为“事非春梦岂无痕”,使他这样感触的,主要还是政治风云的变幻。

不过,乐观的天性让他终于捱过了文革。1994年袁翰青离世。

台盟创始人谢雪红惨遭多次批斗

根据中共党史,发生在台湾1947年“二二八”事件中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正是台湾土生土长的谢雪红。暴动失败后,谢雪红离开台湾,前往香港、上海,并创办了台盟。

那么,谢雪红又是如何与共产党产生瓜葛的呢?早在台湾时,谢雪红就受到共产思想影响,后来来到大陆,加入中共,1925年底去苏联留学。1928年,留学回来的谢雪红等人在上海决定成立“台湾共产党”,旨在推动在台湾的暴动,与中共一样,台共也接受共产国际领导。其曾先后两次被捕。谢雪红的丈夫杨克煌是中共党员。

中共建政后,谢雪红成为中共的座上宾,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政务院政法委员会委员、全国民主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台盟第一届总部理事会主席等。

与其他民主党派高官一样,在毛和中共发起的一次次运动中,谢雪红也难逃厄运。1957年反右运动中,她被打成“右派”。依据谢雪红口述、杨克煌笔录的传记《我的半生记》中所附年表记载,谢在1966年文革爆发后,在1966年到1969年之间,曾多次被台盟各派批斗,其被批斗记录如下:1966年9月3日至14日, 在永安里住家总共有四次被抄家和批斗;1967年4月14日,再被抄斗;1967年4月29日,在台盟机关遭批斗;1969年3月1日,遭开会批斗……

在台盟对谢雪红的十次批斗大会中,可以说是几乎把1952年整风运动里的“罪状”重新又翻炒一次。北京的《光明日报》说:“谢雪红在1947年混入共产党,十年来她以‘老革命’和‘228女英雄’自居,目空一切唯我独尊。”指其“放出许多毒箭”,向中共进攻。因此,谢雪红头顶的帽子有“反党、反社会主义”,“共产党叛徒,228的逃兵”等。

处于此种压抑环境中的谢雪红,很快得了肺癌,并于1970年11月5日离世,终年69岁。由于她的被批斗的身份,她不是死在病房里,而是死在医院的走道上。

结语

除了上述这些人,遭到中共迫害乃至迫害致死的九三学社和台盟成员还有不少,如九三学社中央主席许德珩,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王家楫,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刘锡瑛,九三学社青岛分社主任委员张玺,台盟福建省支部主任委员王天强等。历史上的一件件血淋淋的迫害事实,不知可否让仍沉迷于中共统战糖心中的民主党派人士清醒。#

发表评论